胎嗽
出《幼科发挥》。即百晬内嗽。详该条。
出《幼科发挥》。即百晬内嗽。详该条。
病名。指由瘀血而导致经闭不行。《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参见经闭条。
骨名。即肩胛骨。详该条。
书名。①明太医院原本,罗必炜参订。本书基本上是《医门初学万金一统要诀》卷6~7部分,其中小儿类病少方剂4首。参见医门初学万金一统要诀条。②《医方捷径指南全集》(原题清·王宗显辑)的简称。
【介绍】:明代医家。字敬旦,别号斗岩。江苏句容人。长于针灸,著有《五诊集》,已佚。
【介绍】:清代喉科医家。字慎斋,号禹东。歙县(今属安徽)人。为郑宏纲(梅涧)之堂兄弟,其父郑于藩、伯父郑于丰均为福建喉科医生黄明生弟子,亦精喉科。子承湘、孙麟等亦以医名。世称“西园喉科”。
①真阴亏损引起的发热。如两颧潮红、低热、五心烦热或骨蒸劳热、心烦失眠、盗汗、尿短赤、口燥咽干、舌红苔少或光红无苔、脉细数无力,多见于热病伤阴的后期,或阴虚劳损等。②阴盛格阳引起的假热症状。参见阴盛格阳
七怪脉之一。脉象急数,节律不调,止而复作,如雀啄食之状。
又称散穴。《素问·诊要经终论》:“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张隐庵注:“散俞,络脉之俞穴也……盖春气生升于外,故当于散俞溪谷之间而浅刺之。”
见面王条。
见《医学入门》。怀孕一月,胎元初成,形如露珠,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