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胸中烦热

胸中烦热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胸中烦闷觉热。多属内热,如因外感则邪恋胸膈,症见发热,胸中烦闷,懊憹,宜疏表清热;表邪已解,余热未清所致胸中烦热,当清热除烦;内科杂证见胸中烦热,口舌糜烂,口渴尿赤,多为心火亢盛所致,宜清心凉膈;胸中烦热,思虑不宁,心烦不寐,多为血虚火炎所致,宜清热除烦,育阴安神。胸中烦热,兼手足心俱热,称五心烦热妊娠见胸中烦热者,为子烦

猜你喜欢

  • 徐大业

    【介绍】:见徐大椿条。

  • 清凉至宝饮

    《痧胀玉衡》卷下方。薄荷、地骨皮、牡丹皮、焦栀子、玄参、天花粉各等分,细辛量加倍。水煎,冷服。治痧症因热致呃逆者。

  • 本草蒙筌

    药物学著作。12卷。明·陈嘉谟撰。刊于1525年。卷首有历代名医图、姓氏及总论药性。卷1~12分为草(上、中、下)、木、谷、菜、果、石、兽、禽、虫鱼及人部等10部,共742种药。每种药均分论其气味升降

  • 梅藓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石花之别名,详该条。

  • 万氏家传育婴秘诀发微赋

    见育婴秘诀条。

  • 上鼠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上搭手。见该条。

  • 仙草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凉粉草之别名。详该条。

  • 胎哭

    见瞻甫《慈航普渡》。即子啼。详该条。

  • 水石

    见《石药尔雅》。为消石之别名,详该条。

  • 元气

    即原气。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