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徐大椿条。
《痧胀玉衡》卷下方。薄荷、地骨皮、牡丹皮、焦栀子、玄参、天花粉各等分,细辛量加倍。水煎,冷服。治痧症因热致呃逆者。
药物学著作。12卷。明·陈嘉谟撰。刊于1525年。卷首有历代名医图、姓氏及总论药性。卷1~12分为草(上、中、下)、木、谷、菜、果、石、兽、禽、虫鱼及人部等10部,共742种药。每种药均分论其气味升降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石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育婴秘诀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上搭手。见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凉粉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瞻甫《慈航普渡》。即子啼。详该条。
见《石药尔雅》。为消石之别名,详该条。
即原气。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