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清异录》。为莎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吴普本草》。为石龙芮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暴赤生翳,其证赤肿生翳,痒痛难当,时流热泪羞明。及心肝二经风热,上壅攻目所致”。治宜疏风清热,先用银翘散或芦根饮子加减,后服镇肝丸。此外,古人尚用劆洗法。
病名。见《囊秘喉书》。鏁,同锁(《集韵》)。即锁喉风。参见喉风条。
病证名。指头部昏晕常在五更时发作。《慎斋遗书》卷九:“五更头晕,阳气不足也。盖阳主动,动则阳气上升,故不晕。五更静极,阳气虚则潜于下,不足于上,所以晕也。”参头晕、阳虚眩晕、晨晕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萝芙木之别名,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络石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古今医统》。指月经。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循经考穴编》作商盖。即督俞。见该条。
【介绍】:见董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