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拾遗》。为问荆之别名,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即莼,详该条。
出《五十朋赋》。指怀孕之始。
出《神农本草经》。为长石之别名,详该条。
见灸膏肓腧穴法条。
痧证之一。《疫痧草·辨论疫邪由来》:“疫痧者,疫毒直干肺脏,而喉烂气秽,甚者直陷心包,而神昏不救,瞬息之间,命遂夭殂,毒气传染,枉死甚众。”参见烂喉痧条。
出《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五。详“大小蒸”条。
古代下胎毒法之一。小儿初生时以韭根捣汁煮开灌之;或用甘草煎水,浸韭子汁,涂儿唇上。
明末京都太医秘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又名八宝片仔癀。麝香、牛黄、蛇胆、三七等。丸剂,每丸3克;胶囊剂,每粒0.3克。一至八岁每服0.15~0.3克,八岁以上每服0.6克,一日2~3次。外用,冷开水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即脐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