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臊气
即腥臭气。详该条。
即腥臭气。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石韦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即钩藤,详该条。
即经断复来。详该条。
【介绍】:见邹澍条。
【介绍】:见徐述条。
药名。见《本草原始》。妇女初潮的月经名金铅,旧时用以入药,现已不用。
书名。又名《产育保庆集方》、《妇人产育保庆集》。1卷。原撰人不详,北宋李师圣获见此书。内容为产论21篇,有论无方。后经郭嵇中补入治疗方药,于1131年刊行。清初时原书已不存,今传本为《四库全书》本,乃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出《伤科补要》卷二。详颊车蹉条。
指肾受寒邪所致的病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脏中寒证》:“肾中寒之状,色黑,气弱,吸吸少气,耳聋,腰痛,膝下清,拘挛而疼,昏不知人。”治宜温肾散寒为主。选用不换金正气散、附子五积散、姜附汤等方。如见脐
推拿穴位。出《小儿推拿广意》。位于肩前方。《厘正按摩要术·立法·按法》:“琵琶在肩井下,以大指按之,能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