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鉴
见舌鉴辨正条。
见舌鉴辨正条。
【介绍】:见吴辰灿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又名乌龙摆尾根、乌泡根。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Rubus tephrodes Hance的根。酸、甘,平。祛风除湿,活血。治产后感冒,风湿疼痛,慢性肝炎,腹泻,痢疾,闭经,月经不调
喘粗是形容气喘时声音粗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本症多见于热盛、痰盛的喘证。参见火喘、痰喘、齁喘、息粗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过多,详该条。
【介绍】:宋代官吏。官南康守(今江西南康)。生平不详。集有《集效方》一卷。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猪鬃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药》。为铁包金之别名,详该条。
儿科著作。13卷。清·王世隆撰。刊于1758年。作者在整理前代儿科学成就的同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写成本书。卷1为诊治总论;卷2~10分述200余种儿科病证的证治;卷11~12为痘科;卷13为麻科。
辨证论治术语。指治疗次序的先后。根据病气标本缓急决定治疗的先后步骤。有先标后本,或先本后标,或标本兼顾。原则上以治本为先。如标病严重,病势较急,当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或标本同治。见《素问·标本病传论》
证名。即呃逆。《医林改错》卷上:“呃逆俗名打咯忒。”详呃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