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茴香丸

茴香丸

疡医大全》卷二十四: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白术30克,白茯苓30克,炒八角30克,吴茱萸30克,荔枝核30克,山楂核30克,橘核90克,枳实24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4.5克。

功能主治温经导滞,理气止痛。主寒凝肝经。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空腹时姜汤送下。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四

《宣明论》卷十三: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炒)半两,良姜半两,官桂半两,苍术1两(汁浸)。

制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止痛。主男子、妇人脐腹疼痛刺胸膈不止者,下元久冷。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食后生姜汤送下;止痛,温酒送下。

摘录《宣明论》卷十三

普济方》卷三九九: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陈皮、茱萸、三棱莪术丁香枳壳(炒)、茴香(炒)、槟榔(炒,去巴)、神曲麦芽各等分,使君子100个。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虫积气痛。

用法用量空心饭饮送下;或姜汤送下亦可。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九

《局方》卷五: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别名茴香

处方威灵仙(洗去土)3两,川乌头(炮,去皮脐)3两,陈皮(去白)3两,防风(去苗)3两,川楝子(麸炒)3两,萆薢3两,乌药(去土)5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2两,赤小豆8两,茴香(炒)8两,地龙(去土,炒)7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服补虚损,除风冷,壮筋骨,明耳目。主丈夫无脏久虚,冷气攻冲,脐腹绞痛,腰背拘急,面色萎黄,饮食减少,及膀胱、小肠气痛,并肾脏风毒,头面虚浮,目暗耳鸣,脚膝无力,肿痛生疮;妇人血脏虚冷,食减力少,肢体疼痛。消渴,虫食津液而渴者。

用法用量茴香煎(《鸡峰》卷七)。

摘录《局方》卷五

《名家方选》: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鹿角霜5两,茴香2两,胡椒1两。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疝瘕,腰腹痛或引囊及囊大者。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名家方选》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胡芦巴8钱,茴香6钱,巴戟2钱,川乌2钱,川楝肉4钱,吴萸5钱。

制法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小腹冷癖,有形如卵,上下走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15丸,小儿5丸,盐酒送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

《圣惠》卷七: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子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硇砂3分,天麻3分,木香3分,白附子3分(炮裂),白矾3分(烧令汁尽),阿魏3分(面裹,煨面熟为度),自然铜3分(细研),干蝎1两(微炒),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风冷气,脐腹虚胀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葱白煎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

普济方》卷二十九引《指南方》: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1两,香附半两,菟丝子2两,桑螵蛸半两,盐(炒过)2钱。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虚寒,小便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九引《指南方》

《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炒)1两,荜澄茄1两,槟榔1两,木香1两,苦楝子1两,硇砂(细研)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炒),桃仁3分(汤浸去皮,麸炒黄,研),阿魏1两半。

制法上为末,次以酒化阿魏,同硇砂桃仁膏入少面熬令得所,同上件药末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盲肠风气,小肠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爆葱酒送下,温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

脚气治法总要》卷下: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舶上茴香(炒)1两,地龙(去土,炒)1两,赤小豆(炒)1两,川苦楝(去皮,炒)1两,川乌头(炮,去皮尖)1两,乌药(锉)1两,牵牛(炒,取末)1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毒湿气,攻疰成疮,皮肉焮热,紫破脓坏,行步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盐汤送下,日2次。

摘录脚气治法总要》卷下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子(炒)半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胡椒半两,楝实(锉碎,麸炒)半两,延胡索半两,木香1分,虻虫(去翅足,炒)1分,海蛤1分,芫花(醋炒焦)1分,硇砂(研)1分,木通1分。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厥疝上攻,腹痛无时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盐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圣惠》卷十一: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子(微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天南星(炮裂)1两,硫黄(细研)1两,丁香1两,木香1两,吴茱萸(汤浸7遍,焙干,微炒)1两,预知子1两,桂心1两。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以醋煮面糊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阴毒伤寒,四肢逆冷,心下痛硬,气欲绝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研碎,以炒生姜热酒调下,良久煎葱白艾汤投之,不拘时候频服之。

摘录《圣惠》卷十一

普济方》卷—一三: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八角茴香半两,川楝子5个,川独活半两,甘草(以上酒炙)半两,谷精草半两,末茶1两(半两为衣),苍术1两(酒炙)。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破伤风。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三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1两(微炒),附子1两(炮,去皮脐),补骨脂1两(微炒),胡桃仁1两。

制法上为末,入胡桃同捣烂,煮糯米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膀胱气痛,及虚冷气下注。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食前盐汤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圣惠》卷七: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别名茴香子丸

处方茴香子3分,木香1分,萝卜子半两(微炒),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别研如膏),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3分,蓬莪荗3分,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3分。

制法上为末,以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冷气攻两胁胀满,腹内疼痛,四肢不和。

用法用量茴香子丸(《圣济总录》卷五十二)。《圣济总录》有“附子”。

摘录《圣惠》卷七

方出《证类本草》卷九引《经验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二十二: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2两,生姜4两。

制法同捣令匀,净器内湿纸盖1宿,次以银石器中,文武火炒令黄焦,为末,酒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助脾胃,进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茶酒送下。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九引《经验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二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别名茴香子丸

处方茴香2两(炒),川乌头2两(炮裂,去皮脐),川楝子2两,陈橘皮2两(去白瓤),萆薢2两,地龙2两(去土,微炒),旋覆花2两,蜀椒(去闭口及目,炒出汗)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损,除风冷,壮筋骨,明耳目。主虚损。

用法用量茴香子丸(《普济方》卷二二○)。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儒门事亲》卷十二: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8两(炒),川楝子(炒)3两,川乌(炮,去皮)3两,威灵仙(洗去土)3两,防风(去芦)3两,陈皮3两,地龙1两(去土,微炒),乌药5两,赤小豆8两。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湿气下行,流入脬囊,大肿,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3-5丸,茶酒送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朱氏集验方》卷八: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苍术(水浸3日,去皮,锉,焙)2两,杜仲(制)2两,破故纸2两,川椒2两,茴香1两1钱,厚朴1两。

制法上药以青盐三分之一,入在瓶内,酌量入水,文武火煮,水尽为度,焙干为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补气血。久服明眼。主腰疼。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酒送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八

普济方》卷二一九引《经效济世方》: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1斤(去枝梗),生姜2斤。

制法生姜细搽,淹茴香1宿,晒,焙干为末。另研青盐末1两半拌匀,温水泡蒸饼,微炙干,研,入药末再捣千余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下元。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九引《经效济世方》

猜你喜欢

  • 草乌头丸

    《千金翼》卷十五:草乌头丸药方名称草乌头丸处方乌头15分(炮,去皮),大黄5分,干姜5分,厚朴(炙)5分,吴茱萸5分,芍药5分,前胡5分,芎藭5分,当归5分,细辛5分,桂心5分,蜀椒3分(去目闭口者,

  • 托里黄耆汤

    药方名称托里黄耆汤处方黄耆(细锉)白茯苓(去黑皮)桂(去粗皮)麦门冬(去心,焙)当归(切,焙)人参远志(去心)各30克甘草(炙)4.5克五味子45克制法上药捣筛。功能主治治痈疽诸疮,溃后脓多内虚,亦治

  • 回令丸

    药方名称回令丸处方川楝子5两(酒炒),小茴3两(盐水炒)。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孕妇小腹疼痛,脉弦紧数。用法用量每服3钱,淡盐水送下。各家论述妊娠湿热内蕴,寒邪外束,故小腹疼痛,胎因不安焉。川

  • 蓖麻子散

    药方名称蓖麻子散处方蓖麻子20枚(去皮,别研),雀儿饭瓮10枚,干蝎30枚,石榴1颗(大者)(以上4味,将石榴取却子,及7分,盛药3味在内,用泥裹作球,以慢火炙干,烧令通赤,赤后闻药气透出,即熟,候冷

  • 韭根散

    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八:韭根散药方名称韭根散处方韭根1握(去土),麝香1钱。制法同研。功能主治蜘蛛咬,遍身成疮。用法用量敷之。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八方出

  • 加减四物天香汤

    药方名称加减四物天香汤处方当归、川芎、香附、陈皮、苏叶。功能主治因喜怒忧思,恐惧失节,触动胎气不安。用法用量因于怒者,加黄芩、甘草、人参;因于忧者,加帜壳,大腹皮;因于喜者,加黄芩、黄连、麦门冬;因于

  • 解毒牛黄丸

    《种痘新书》卷十二:解毒牛黄丸药方名称解毒牛黄丸处方郁金1钱,牛黄1钱,杏仁14个,巴豆(去油)5分。制法共为末,米糊为丸。功能主治痘后余毒,痰壅惊悸。用法用量淮芍汤送下。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治痘

  • 二黄膏

    《得效》卷十九:二黄膏药方名称二黄膏处方清油3两,巴豆20粒,黄蜡1两,雄黄1钱,硫黄1钱。制法清油煎巴豆微黑,去巴豆,入黄蜡化讫,研雄黄、硫黄,温入成膏。功能主治一切疮痏,疹痘后疮。用法用量洗净,抹

  • 石淋通片

    药方名称石淋通片来源本品为广金钱草浸膏片。性状为棕褐色的浸膏片或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苦、涩。炮制取广金钱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加5倍量85%乙醇,充

  • 断膈散

    药方名称断膈散处方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两,人参2两。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痰病。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以温汤和下。当呕病愈。摘录《医心方》卷九引《效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