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菊花叶

菊花叶

《中药大辞典》:菊花叶

药材名称菊花叶

拼音Jú Huā Yè

别名容成(《金匮玉函方》)。

出处《别录》

来源为菊科植物

性味《本草求原》:"辛甘,平。"

功能主治治疔疮,痈疽,头风,目眩。

①《食疗本草》:"作羹,主头风,目眩,泪出,去烦热,利五脏。"

②《日华子本草》:"明目。生熟并可食。"

③《本草求原》:"清肺,平肝胆。治五疔、疳疔毒、痈疽、恶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捣汁。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疔肿:菊叶一握(冬用其根),捣汁服一升。(《纲目拾遗》)

②治疔毒,及一切无名肿毒:白菊花叶连根,捶取自然汁一茶盅,滚酒调服;用酒煮服亦可,生用更妙。病重宜多服。渣敷患处,留头不敷,盖被睡卧出仟。(《寿世良方》菊花饮)

③治红丝疔:白菊花叶(无白者,别菊亦可,冬月无叶,取根),加雄黄钱许,蜓蚰二条,共捣极烂,从头敷至丝尽处为止,用绢条裹紧。(《纲目拾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菊花叶

药材名称菊花叶

拼音Jú Huā Yè

英文名Chrysanthemum leaf

别名容成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菊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Tzve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洗净,鲜用或晒。

原形态菊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5-15cm,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头状花序直径2.5-20cm,大小不一,单个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条形,边缘膜质,外面被柔毛;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瘦果不发育。花期9-11。

化学成分叶含多种游离氨基酸[1]。

性味味辛;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解毒消肿。主头风;目眩;疔疮;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临床应用1.治疔肿:菊叶一握(冬用其根),捣汁服一升。(《纲目拾遗》)2.治疔毒,及一切无名肿毒:白菊花叶连板,捶取自然汁一茶盅,滚酒调服;用酒煮服亦可,主用更妙。病重宜多服。渣敷患处,留头不敷,盖被睡卧出汗。(《寿世良方》菊花饮)3.洽红丝疔:白菊花叶(无白者,别菊亦可,冬月无叶,取根),加雄黄钱许,蜒蚰二条,共捣极烂,从头敷至丝尽处为止,用绢条裹紧。(《纲目拾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乌鸦肉

    药材名称乌鸦肉拼音Wū Yā Ròu别名大嘴乌鸦、老鸦、秃鼻乌鸦来源雀形目鸦科大嘴乌鸦Corvus macrorhynchus Wagler.;秃鼻乌鸦C. frugilegus L.,以肉

  • 蜈蚣旗根

    《中药大辞典》:蜈蚣旗根药材名称蜈蚣旗根拼音Wú Gōnɡ Qí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岩蕨科植物耳羽岩蕨的根茎。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根茎短而直立,密

  • 了哥王根

    《中药大辞典》:了哥王根药材名称了哥王根拼音Le Gē Wánɡ Gēn别名毒除根(《岭南采药录》),地棉根(《广州植物志》),定元根(《广西中兽医药植》),鱼胆根(《南宁市药物志》),地谷

  • 深红龙胆

    药材名称深红龙胆别名小儿血参、路边红、瓜米草来源龙胆科深红龙胆Gentiana rubicunda Franc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四川、云南。功能主治主治跌打损伤,消化不良。用法用量3~5

  • 福建胡颓子叶

    药材名称福建胡颓子叶拼音Fú Jiàn Hú Tuí Zǐ Yè出处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

  • 云南小膜盖蕨

    药材名称云南小膜盖蕨拼音Yún Nán Xiǎo Mó Gài Jué英文名Yunan Araiostegia别名小冷蕨叶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植物云南小膜盖蕨的全草。拉丁

  • 小地扭

    《中药大辞典》:小地扭药材名称小地扭拼音Xiǎo Dì Niǔ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小地扭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一年生小草本,高6~13厘米。茎直立,方形,棱上有细短柔毛。叶对

  • 南烛根

    《中药大辞典》:南烛根药材名称南烛根拼音Nán Zhú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的根。功能主治江西《草药手册》:"散瘀,消肿,止痛。"复方①治

  • 大萼鹿角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萼鹿角藤药材名称大萼鹿角藤拼音Dà è Lù Jiǎo Ténɡ别名藤仲、土杜仲、大杜仲、金丝杜仲、银丝杜仲来源夹竹桃科大萼鹿角藤Chon

  • 软水黄连

    《全国中草药汇编》:软水黄连药材名称软水黄连拼音Ruǎn Shuǐ Huánɡ Lián别名土黄连、水黄连、软杆子水黄连来源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多枝唐松草Thalictrum 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