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蔷薇根

蔷薇根

《中药大辞典》:蔷薇根

药材名称蔷薇根

拼音Qiánɡ Wēi Gēn

出处《纲目》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全年可采,挖取后,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根含委陵菜酸。根皮含鞣质23.3%。鲜叶含维生素C_61.6毫克%。

性味苦涩,凉。

①《日华子本草》:"味苦涩,冷,无毒。"

②《南宁市药物志》:"甘涩,性平。"

归经入脾、胃经。

①《纲目》:"入阳明经。"

②《本草汇言》:"入足阳明经。"

③《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活血,解毒。治肺痈,消渴,痢疾,关节炎,瘫痪,吐、衄、便血,尿频,遗尿,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疮疖疥癣。

①《别录》;"止泄痢腹痛,五脏客热,除邪逆气,疽癞诸恶疮,金疮伤挞,生肉复肌。"

②《日华子本草》:"治热毒风,痈疽恶疮,牙齿痛,治邪气,通血经,止赤白痢,肠风泻血,恶疮疥癣,小儿疳虫肚痛。"

③《纲目》:"除风热湿热,缩小便,止消渴。"

④《纲目拾遗》:"治肺痈吐脓痰,酒煎服。"

⑤《浙江民间草药》:"活血调经,清下焦湿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4钱。外用:捣敷或煎汤含漱。

复方①治关节炎,半身瘫痪,月经不调,小便失禁,白带,口腔糜烂:野蔷薇根五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②治小儿遗尿,老人尿频,妇女月经过多:鲜蔷薇根一两。炖瘦猪肉吃。

③治习惯性鼻衄:蔷薇根皮二两。炖母鸡服。每周一次,连服三周。

④治夏天热疖:鲜蔷薇根三两。煎水代茶。(②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⑤治烫伤(未破者):倒钩刺根、斑鸠毛各等量。煨水洗伤处。

⑥治跌打劳伤:倒钩刺根一两。煨水成浓汁,兑酒服。

⑦治吐血或痔疮出血:倒钩刺根一两。煨水服。(⑤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蔷薇根

药材名称蔷薇根

拼音Qiánɡ Wēi Gēn

英文名Root of Japanese Rose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野蔷薇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sa multiflora Thunb.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原形态野蔷薇 攀援灌木,小枝有短、粗稍弯曲皮刺。小叶5-9,近花序的小叶有时3,连叶柄长5-10cm;托叶篦齿状,大部贴生于叶柄;小叶片倒卵形,长圆形或卵形,长1.5-5cm,宽0.8-2.8cm,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有柔毛,小叶柄和轴有散生腺毛。花两性;多,朵簇排成圆锥状花序,花直径1.5-2cm;萼片5,披针形,有时中部具2个线形裂片;花瓣5,白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楔形;雄蕊多数;花柱结合成束。果实近球形,直径6-8mm,红褐色或紫褐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旁、田边或丘陵地的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江苏、河南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即2a-二羟基熊果酸(2α,19α-dihydroxyursolic acid),野蔷薇葡萄糖酯(rosamultin)。

药理作用1.抗血栓形成 本品对血小板活性、聚集性和血栓形成都有抑制作用。本品总提取液(水提醇沉液)2.4g(生药)/kg,4.8g(生药)/kg给家兔静脉注射,抽血作血栓形成试验,发现能显着延长“雪暴”发生时间和特异性血栓形成时间(CTFT)、显着缩短血栓长度、减轻血栓湿重和十重,剂量为4.8g(生药)/(kg·h),可达到没有可测量的血栓形成,剂量为2.4g(生药)/(kg·h),作用与阿司匹林 20mg/kg相当。离体试验,本品粗提取物也能产生类似作用,延长“雪暴”发生时间,使特异性血栓形成时间(CTFT)延长,使血栓长度缩短、湿重减轻,但对干重影响不显着,复钙时间测定,试管内0.0125ml提取液(水提醇沉液)即可延长复钙时间,0.05ml可使血液人凝。体内试验在6.4g(生药)/kg 9.6g(生药)/kg剂量下均可使复钙时间延长,并使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显着缩短。本品总提取液体外试验还证明具有明显的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

2.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蔷薇根粗提取物临床发现有降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甘油三酯)作用。实验用蔷薇根粗提取物每只大鼠2ml/d灌胃,每星期给药6d,连续3星期,停药1星期后,每给药4星期停药1星期,共给药126d,可使喂饲高脂饲料的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及动脉组织中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三酰甘油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从蔷薇根中分离提取出来的2a,19a二羟基熊果酸葡萄糖酯(野蔷薇葡萄糖酯rosamultin)和总三萜酸,均在16mg/只剂量时,对异辛基聚氧化乙烯酚(Triton)诱发的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具显着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作用。总三萜酸类每日15mg/只灌胃给药连续7d对高脂饮食引起的高脂血症小鼠有明显降低血清三酰甘油作用,但对血清胆固醇的作用不明显。蔷薇根粗提物使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乳酸脱氨酶同工酶LDH/1、LDH/2的水平明显高于不给药的对照组,而LDH/5则低于对照组。而心肌内LDH/1和LDH/2的水平则给药组高于对照组。表明野蔷薇根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肝细胞可能有一定保扩作用。

3.抗实验性心肌梗死 结扎家兔冠脉前降支后标测心外膜心电图,并经组织形态学证实,野蔷薇根注射液静注能改善侧支循环,对缺血性心肌有保护作用,并有抑制心率减慢作用。

4.毒性 毒性试验表明,野蔷薇根浸膏13.4g/kg,20g/kg,27g/kg分别给小鼠灌胃,每日1 次,连续5d或10d,部分动物肝、肾有脂肪变,无组织坏死,停药后病变可逆。小鼠腹腔注射本品总提取液的LD/50为127g(生药)/kg。

性味苦涩;凉;无毒

归经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调经,固精缩尿,消骨鲠。主疮痈肿痛,烫伤,口疮,痔血,鼻衄,关节疼痛,月经不调,痛经,久痢不愈,遗尿,尿频,白带过多,子宫脱垂,骨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研末,1.5-3g;或鲜品捣,绞汁。外用:适量,研粉敷;或煎水含漱。

复方①治关节炎,半身瘫痪,月经不调,小便失禁,白带,口腔糜烂: 野蔷薇根五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②治小儿遗尿,老人尿频,妇女月经过多: 鲜蔷薇根一两。炖瘦猪肉吃。③治习惯性鼻衄: 蔷薇根皮二两。炖母鸡服。每周一次,连服三周。④治夏天热疖: 鲜蔷薇根三两。煎水代茶。(②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⑤治烫伤(未破者):倒钩刺根、斑鸠毛各等量。 煨水洗伤处。⑥治跌打劳伤:倒钩刺根一两。 煨水成浓汁,兑酒服。⑦治吐血或痔疮出血:倒钩刺根一两。煨水服。(⑤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各家论述1.《别录》:止泄痢腹痛,五脏客热,除邪逆气,疽癞诸恶疮,金疮伤挞,生肉复肌。

2.《日华子本草》:治热毒风,痈疽恶疮, 牙齿痛,治邪气,通血经,止赤白痢, 肠风泻血, 恶疮疥癣,小儿疳虫肚痛。

3.《纲目》:除风热湿热,缩小便,止消渴。

4.《纲目拾遗》:治肺痈吐脓痰,酒煎服。

5.《浙江民间草药》:活血调经,清下焦湿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桑根

    药材名称鸡桑根拼音Jī Sānɡ Gēn别名小叶桑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鸡桑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us australis Poir.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乘鲜时刮去栓皮,洗净

  • 石韦根

    药材名称石韦根拼音Shí Wéi Gē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等多种同属植物的根茎。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韦"条。功能主治通淋,消胀,除劳热,止血

  • 鲤鱼血

    《中药大辞典》:鲤鱼血药材名称鲤鱼血拼音Lǐ Yú Xu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血。化学成分鲤鱼血的组成,因季节、营养情况等而有差异。幼鲤的血红蛋白,冬季较春季为低。凝

  • 紫草

    《中国药典》:紫草药材名称紫草拼音Zǐ Cǎo英文名RADIX ARNEBIAE/RADIX LITHOSPERMI别名硬紫草、软紫草来源本品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 (R

  • 滇丹参

    药材名称滇丹参拼音Diān Dān Shēn别名丹参、小丹参、紫丹参、小红参、小红草乌、小红丹参、山槟榔、云南丹参、石山丹参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云南鼠尾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 小黑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黑药药材名称小黑药拼音Xiǎo Hēi Yào别名草三角枫来源伞形科变豆菜属植物川滇变豆菜Sanicula astrantifolia Wolff ex Kreschm

  • 瑞香狼毒

    药材名称瑞香狼毒拼音Ruì Xiānɡ Lánɡ Dú英文名RADIX STELLERAE CHAMAEJASMES别名热甲巴(藏名)来源本品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Stel

  • 榕须

    《中药大辞典》:榕须药材名称榕须拼音Rónɡ Xū别名半天吊(《生草药性备要》),吊风根、榕树须(《岭南采药录》),榕树吊须(《广东中药》)。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桑科植物榕树的气根。全年可

  • 黄石脂

    药材名称黄石脂拼音Huánɡ Shí Zhī别名黄符出处黄石脂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1.《吴普本草》云:“或生嵩山(今河南登封县北),色如豚脑、雁(《别录》作‘鹰’,一作&

  • 铁丝灵仙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丝灵仙药材名称铁丝灵仙别名铁丝根、铁脚威灵仙、铁杆威灵仙、铁灵仙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黑刺菝葜Smilax scobinicaulis C. H. Wright或粘鱼须S si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