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实

虚实

八纲中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邪气盛为实证正气衰为虚证。《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医学心悟》:“一病之虚实,全在有汗与无汗,胸腹胀痛与否,胀之减与不减,痛之拒按喜按,症之新久,禀之厚薄,脉之虚实以分之。”证情或由虚转实,或由实转虚,虚实并见,在临床上常与阴阳表里寒热等六纲错杂出现。

猜你喜欢

  • 二宝花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金银花之处方名,详该条。

  • 龟背

    病证名。即脊骨弯曲突起,如龟之背。《小儿药证直诀》:“儿生下客风入脊,逐于髓,即成龟背。”或由胎禀不足,调养失宜,脾肾两虚,脊骨柔弱所致。症见脊柱弯曲畸形,高突隆起,步行伛偻,形体羸瘦。可见于佝偻病、

  • 李明远

    【介绍】:见李昉条。

  • 神宝既济丹

    《婴童百问》卷二方。硫黄、火硝、五灵脂、青皮、陈皮、半夏曲各等分。为细末,粟米糊为丸,麻子大,每服三丸,米饮送下。治小儿急惊,寒热吐泻,痰延壅盛。

  • 下法

    ①八法之一。是运用有泻下、攻逐、润下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治法。又称泻下、攻下、通里、通下。凡是胃肠实热积滞,燥屎内结,以及体内蓄水、冷积等邪实之证,而正气未虚者,均可使用。

  • 消毒汤

    《疡医大全》卷七方。又名紫花地丁散。甘草一钱,金银花、紫花地丁、当归、大黄(酒炒)、黄芪、赤芍药各五钱(一方加升麻)。为末,酒煎,分二次服。治痈疽疖毒。

  • 肺主通调水道

    肺为水之上源,体内水道的通调有赖于肺气的肃降。《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参见肺主行水条。

  • 春尖花

    见《重庆草药》。为香椿子之别名,详该条。

  • 万字车轮功

    练功方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取骑马势,左手钩掌,左臂后伸,右臂掌心向上伸向左前方,上身微向左转,继之右臂自左前方旋向右前方,掌心朝外,随即钩掌,右臂后伸,左臂随之掌心朝上伸向右前方,上身

  • 心下悸

    证名。①自觉近膻中处悸动不适。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溯源集》卷一:“所谓心下悸也,盖心之下,胃脘之上,鸠尾之间,气海之中,《灵枢》谓膻中为气之海也。”多因阳气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