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圈舌
详红晕边黑舌条。
详红晕边黑舌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即益母草,详该条。
见诊病奇侅条。
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白珠红肿,长垂若舌卷下舐。”参见形如虾座条。
艾灸和针刺的合称。《灵枢·四时气》:“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鹅掌金星草之别名,详该条。
①指舌。《灵枢·五阅五使》:“舌者,心之官也。”谓心的生理、病理情况可以从舌的变化反映出来。②指心的功能。《孟子》:“心之官则思。”
由于先天性畸形,尿门无孔,以致婴儿出生后小便不通,宜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指第六胸椎。《素问·刺热篇》:“六椎下间主脾热。”
整复之意,即整治人体骨折、损伤的病症。出《正体类要》上卷。明、清时代正骨科也有称为正体科的。
《温病条辨》卷二方。安宫牛黄丸二粒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先服一半,不效再服。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邪闭心包,神昏舌短,饮不解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