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材手册》。为蟾蜍皮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灵枢·寒热病篇》等。又名齿、齿蠹。“龋,朽也,虫啮之齿缺朽也。”(《释名》)多由口腔不洁,致齿牙腐蚀蛀空,或湿热薰蒸手、足阳明二经,龈肿腐臭,齿牙蛀蚀宣露,疼痛时作时止。《证治准绳·杂病》:
针刺手法。出明·徐凤《金针赋》。又名赤凤摇头。其法进针后,先插针左转,再提针右转,并左右摇动如手摇铃状,如此反复操作六次或六的倍数。有行血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血瘀等症。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方。硝石(或朴硝)六两,大黄八两,人参、甘草各二两。为细末,以陈米醋三升置铜器中,竹筋柱器中,一升作一刻,凡三升作三刻,置火上,先内大黄,常搅不息,使微沸尽一刻,乃内余药,又尽一
即十六字气诀。详该条。
出《外丹本草》。为天葵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本便方》。为葛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墓头回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三十八。即蛭食。详该条。
皮肉相交处。《灵枢·官针》:“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