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清·佚名《异授眼科》。即瞳神散大。详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汇补·呃逆》。又称热呃,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生。蜀(今四川)人。生平欠详,其医术传给沈应善。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三。指生于上腭部之疳疮。症见上腭焮肿,状似莲蓬,渐大而下垂,饮食及牙关开阖不利;或身发寒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多由火毒炽热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消肿利咽,可用五味消毒饮、仙
即膈。《伤科补要》:“膈者,胸下腹上之界内之膜也,俗名罗膈。”
出《灵枢·骨度》。即骶骨、尾骨所在部位。参见尾骶骨条。
指腰以下尾骶部及臀部。别称髎。《素问·骨空论》:“辅骨上横骨下为楗,侠髋为机。”《类经》卷八:“髋,尻也,即脽臀也。一曰两股间也。”
孕妇纯赤舌。多见于温热病素体阴血不足者,治宜养阴清热以安胎(见《伤寒舌鑑》)。
颈部的脉管,相当于人迎脉搏动处。《灵枢·水胀》:“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
睫毛的简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