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金铃子散

金铃子散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处方金铃子 玄胡索各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治肝气不舒,气郁化火,致患心腹胁肋诸痛,或发或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现用于溃疡病,肝炎,胆囊炎、肋间神经痛,胆道蛔虫症等属于肝郁气滞偏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酒调下。

注意孕妇慎用。

备注方中金铃子疏肝气,泄肝火,延胡索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二味相配,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使肝火得清,气机通畅,则诸痛自愈。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重订严氏济生方》: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处方川楝子(去皮、核,取肉30克,用巴豆7枚,去壳,同炒令黄色,去巴豆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七疝,寒注下焦,少腹引外肾疼痛,大便多秘。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热盐酒调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万氏女科》卷三: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处方川楝(去核)1钱,小茴(炒)1钱,破故纸1钱,桂心1钱,木香(汁)1钱。

功能主治产时寒气客于子门,入于小腹;或坐卧不谨,使风冷之气,乘虚而入,此疝也。但不能胀,且无形影。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入木香汁,水煎。食前热服。

摘录《万氏女科》卷三

《袖珍》卷二引《圣惠》: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别名金铃散

处方金铃子1两,玄胡各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行气疏肝,活血止痛。主热厥心痛;肝气郁热之胃脘,胸胁痛,疝气疼痛;妇女经行腹痛,其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或作或止,久不愈者。二维病。肝气郁滞。

用法用量金铃散(《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一)。

注意孕妇胃痛忌用,其他如胆结石及肝脉病,胃溃疡穿孔等均非本方适应症。

各家论述1.《古方选注》:金铃子散,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雷公炮炙论》云:心痛欲死,速觅延胡。洁古复以金铃治热厥心痛。经言:诸痛皆属于心,而热厥属于肝逆,金铃子非但泄肝,功专导去小肠膀胱之热,引心包相火下行,延胡索和一身上下诸痛。时珍曰: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方虽小制,配合存神,却有应手取愈之功,勿以淡而忽之。

2.《谦斋医学讲稿》:本方主治肝气肝火郁滞,胁痛,少腹胀痛。方仅两药,用量相等,而以金铃子为名,说明以疏肝气、泄肝火为主。金铃子只能走气分,并且偏于苦寒,配合延胡辛温活血,亦能行气止痛。

3.《方剂学》:本方所治诸痛,乃由肝郁气滞,气郁化火所致。方中用金铃子疏肝气,泄肝火,为君药。玄胡行气活血,为臣使药。二药相配,气行血畅,疼痛自止,为气郁血滞而致诸痛的常用基本方剂。

临床应用胃痛:用本方治愈胃痛15例。无论火郁,酒肉滞,肝阳犯胃,肝厥胃痛,胸痞脘痛,饥饱失时,阳微气阻等所致者,均用此方加味。一剂痛止,不出二剂痊愈。典型病例:覃某某,男,25岁,已婚。一九六三年秋间就诊,胃脘痛十余年,曾用中西药治疗,有时痛止,旋又复发。现已连痛三天,如刀刺,不想进食,时呕吐,症见神色颓丧,脉弦而涩,此因久病胃痛,胃络瘀滞所致。处方:金铃子、延胡、五灵脂蒲黄香附半夏陈皮。次日复诊,痛楚消失,精神安宁,追踪未见复发。

摘录《袖珍》卷二引《圣惠》

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四引《经验方》,名见《济生》卷三: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处方金铃子100个(汤温浸过,去皮;用巴豆200个捶微破,麸3升,同于铜铛内炒金铃子赤熟为度,放冷取出,麸、巴豆不用)。

制法去核,为末。

功能主治丈夫本脏气伤,膀胱连小肠等气。七疝,寒注下焦,小腹引外肾疼痛,大便多闭。

用法用量每服3钱,热酒醋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四引《经验方》,名见《济生》卷三

杨氏家藏方》卷十: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处方金铃子肉49枚(锉碎如豆大,不令研细,用巴豆49枚,去皮不令碎,与金铃子肉同炒至金铃子深黄色,不用巴豆),茴香1两(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膀胱疝气,闭塞下元,大小便不通,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温酒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

《朱氏集验方》卷三: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处方川楝子1两(净),斑蝥14个(去头翅足),巴豆14个(去壳并心,劈开作2片)。

制法上2味同川楝肉于银石瓦器内慢火炒,令川楝肉带微黄焦色,取去斑蝥巴豆2药不用,只将川楝子肉别安之一处,外用茴香3钱,重和前川楝子肉,用盐合炒令香,并前川楝子碾为细末。

功能主治膀胱疝气,小肠偏坠,小腹撮痛,发则欲死,诸所不治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温酒调下。若脏腑微利,痛即愈。病久而甚,不过3服。服后仍用安肾丸、沉香荜澄茄散吞服,以补其虚,则其疾永不作矣。

注意病退即止,不可过剂。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

猜你喜欢

  • 混元一气丹

    药方名称混元一气丹处方荆芥穗1钱5分,香白芷1钱5分,北细辛1钱5分,西香薷1钱5分,公丁香1钱5分,紫降香3钱,郁金3钱,广藿香3钱,鬼箭羽1钱,苏合香1钱。制法上为细末,用寒食面1两,煮糊为丸。功

  • 蟾皮片

    药方名称蟾皮片处方干蟾皮1两。制法上为细末;或轧成片剂,每片1分。功能主治血虚肝旺之外阴白斑症。用法用量每服5片,日2次;或水泛为丸,每日1钱,分2次化服。摘录《妇产科学》

  • 神效膏

    药方名称神效膏处方花椒49粒槐枝(长3厘米者)49节 黄占30克轻粉0.6克 枯矾0.3克功能主治治臁疮,脚疮。用法用量先看疮形大小,用绵纸裁成四方块12张,四角用小拈钉住听用。外以好香油60克,放铜

  • 阑尾炎效方

    药方名称阑尾炎效方处方陈皮10克,青皮10克,炒枳壳10克,连翘10克,双花15克,公英15克,乳香12克,川楝子20克,甘草10克。功能主治理气泄热,解毒散结。主小肠积热成毒。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

  • 蛇床子汤

    药方名称蛇床子汤处方威灵仙蛇床子当归尾各15克 缩砂壳9克 土大黄苦参各15克 老葱头7个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治肾囊风,干燥极痒,喜浴热汤,甚起疙瘩,形如赤粟,麻痒,搔破浸淫脂水,皮热痛如火燎

  • 槐角丸

    《中国药典》:槐角丸药方名称槐角丸处方槐角(炒)200g地榆(炭)100g黄芩100g枳壳(炒)100g当归100g防风100g性状为黑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味苦、涩。炮制上六味,粉碎成

  • 葫芦酒

    《玉案》卷五:葫芦酒药方名称葫芦酒处方苦葫芦1个。功能主治单腹胀初起。用法用量上去蒂如盖,内盛老煮酒,以原蒂盖上,隔水炖滚。乘热饮酒。吐利后即愈。摘录《玉案》卷五《奇效良方》卷五十九:葫芦酒药方名称葫

  • 麦芽糕

    药方名称麦芽糕处方麦芽120克橘皮30克 炒白术30克神曲60克米粉150克 白糖适量制法先把麦芽淘洗后晒干;再取新鲜橘皮,晒干后取30克;然后将麦芽、橘皮、炒白术、神曲一起放入碾槽内研为粉末,与白糖

  • 大川芎丸

    《宜明论方》卷二:大川芎丸药方名称大川芎丸处方川芎500克天麻12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30克作10丸。功能主治主首风眩晕,及胃膈痰饮,偏正头疼,身体拘倦。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用茶、酒送下。

  • 藿朴三仁汤

    药方名称藿朴三仁汤处方藿香8克,厚朴6克,法夏6克,茯苓9克,杏仁6克,苡仁12克,白蔻3克。功能主治芳香化湿,发汗解表,理气健脾,调整胃肠。主湿邪犯表,内阻脾胃。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