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乍寒乍热。详该条。
一般多指阳萎症的病机。证治同肾阳虚,详该条。
书名。4卷。明·童养学纂辑。刊于1632年。编者将陶华《伤寒六书》予以重纂删订,编次较为明晰。卷1总论;卷2~3分述伤寒及温热病证;卷4治法、方剂。全书对陶氏有关伤寒、温热病的学术经验,作了比较系统的
【介绍】:南宋人。生平不详。撰有《拾遗候用深灵玄录》5卷,佚。
【介绍】:见皇甫中条。
服药方法之一。病在上部,药汤宜少量,分多次服。如咽喉痛,宜缓慢频频含咽。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方。泽兰二两六铢,当归、甘草各一两十八铢,川芎、柏子仁、防风、茯苓各一两,白芷、川椒、藁本、细辛、白术、桂心、芜荑、人参、食茱萸、厚朴各十八铢,石膏二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
指肾脏所藏的元精,属肾阴的范围。
自我推拿方法名。出《养性书》。又名灌溉中州。中岳即鼻部。手指擦鼻的两旁。有防治感冒、鼻病的作用。《杂病源流犀烛·鼻病源流》:“《养性书》曰:常以手中指于鼻梁两边揩二、三十遍,令表里俱热。所谓灌溉中岳,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千里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