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面积

猜你喜欢

  • 龈交

    经穴名。代号DU28。出《素问·气府论》,原作断交。属督脉、阳明之会。位于口腔前庭上唇与齿龈之间,上唇系带与齿龈相接处。布有上齿槽神经和上唇动、静脉。主治癫狂,痫证,鼻渊,牙龈肿痛,齿痛,口舌糜烂,鼻

  • 罗东逸

    【介绍】:见罗美条。

  • 三敛子

    见《广东新语》。为阳桃之别名,详该条。

  • 趾骨伤

    病名。《疡科选粹》卷八。因跌扑、压扎所伤。局部肿胀、疼痛,可有畸形及骨声,功能受限。治宜在麻醉下手法复位,夹缚固定。内服七厘散或复元活血汤;肿消痛减后,改服正骨紫金丹或接骨丸;后期服展筋丸、小活络丹及

  • 赤痢

    即血痢。《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热乘于血,则流渗入肠,与痢相杂下,故为赤痢。”详血痢条。

  • 钱乙

    【生卒】:约1032~1113【介绍】:北宋著名儿科学家。字仲阳。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幼年是个孤儿,由姑母收养,成人后随姑父吕氏学医,由于刻苦钻研,重视临床实践,成为杰出的儿科医家。在山东一带颇享盛

  • 直肠结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指粪便结于直肠难出者。《医碥·大便不通》:“燥屎巨硬,结在肛门难出,名直肠结。从导法治之。导法,以蜂蜜炼成条,大如指,粘皂角末、油抹入便门。寒结者加草乌头末,以化

  • 解痉

    又称镇痉。用平肝、镇潜、祛风的药物解除震颤、手足痉挛(抽搐)及角弓反张(项背强硬向后反张如弓状)等症,称解痉。参见熄风条。

  • 牙齿虫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牙齿虫,是虫食牙,又食于齿,亦令牙齿疼痛。皆牙齿根有孔,虫居其内,食牙齿尽,又度食余牙齿。”参见牙虫、齿虫条。

  • 夜啼痧

    病证名。小儿夜间啼哭,不得安静的痧胀。如视其腿弯、肘弯有青筋的,可用消毒三棱针于青筋上刺之,放出紫黑毒血;如其胸胀作痛的,用刷子蘸香油刮之,痧起,其啼可止(《痧胀玉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