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饮有节
即饮食有节。出《素问·上古天真论》。节,节制、节度之意。指饮食要有规律、有所节制。
即饮食有节。出《素问·上古天真论》。节,节制、节度之意。指饮食要有规律、有所节制。
见《中药材手册》。为干漆之别名,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隶属于医学提举司,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正八品。
见《本草纲目》。即脱囊,详该条。
病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属产后下利范畴。参见产后下利条。
体表部位名。前胸部两侧的肌肉隆起处,相当于胸大肌的部位。《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上引缺盆、膺、乳……。”
《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它是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所以常出现寒热错杂的证候。主要有上热下寒与厥热胜复两类情况。上热下寒者,症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下利及吐蛔等,治宜清上温下。厥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复溜,见该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大楗骨即股骨。因跌打、压轧所伤。临床有股骨颈、粗隆间、股骨中段及股骨下段骨折等。症见局部肿胀、疼痛,患肢有缩短畸形,脚向外旋,不能站立,活动受限,触按有骨声。断端有移位者
证名。见《医学入门》卷六。又名肿疡、虚疡。①《外科大成》卷四:“无名肿毒者,以其随处而生,不按穴次,不可以命名也,皆因风邪寒热客于经络所致。但其因风邪内作者,则无头无根;因气血相搏者,则有头有根;因风
口腔的上壁。详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