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大补汤
即大补黄芪汤,见该条。
即大补黄芪汤,见该条。
病证名。见顾膺陀《妇科集·调经类》。亦名经水忽来忽断。多因经行之际,血室正开,适为风寒侵袭,肝气为之壅闭不舒,阻碍经血下行,腠理经络亦皆不宣。症见经来忽断,断而又来,或每日经来几滴则止,五日、十日又来
【介绍】:见余梦塘条。
胃的主要功能之一。指胃能把饮食物消化为食糜的过程。《难经·三十一难》:“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
医学分科之一,专门治疗妇女疾病的学科。明太医院设有十三科,妇人科为其中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妇产科。参见十三科条。
经外奇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即胃管下俞。见该条。
阴阳相乘脉象。沉涩短细等一类的阴脉出现在属阳的寸部,称阴乘阳。《难经·十二难》:“脉居阳部而反阴脉见者,为阴乘阳。”
症名。指两眼眼球直望前方,不能正常转动,常因津血耗损或肝风内动,致筋脉失养,拘急不舒而引起,为病情严重的征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多指湿浊之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清邪居上,浊邪居下。”《温热论》:“浊邪害清也。”参见湿浊条。
书名。又名《治喉捷要》、《白喉捷要》。1卷。清·张绍修撰。刊于1864年。首论白喉证治,次载验方,文字虽简略,但多经验之谈。1959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将本书与《白喉全生集》合刊出版。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王不留行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