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黑皮跌打

黑皮跌打

《中药大辞典》:黑皮跌打

药材名称黑皮跌打

拼音Hēi Pí Diē Dǎ

别名通气香、大力丸、埋罕(傣名)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风藤。全年可采。

原形态风藤,又名:多花瓜馥木

木质大藤本,长达8米,枝条灰黑色。叶近革质,长圆状披针形,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长6~17厘米,宽2~7厘米,上面无毛,下面被微柔毛;叶柄长8~15毫米,花小,3~7朵集成密伞花序,广布于小枝上,与叶对生或腋外生,被黄色柔毛;萼片3,被柔毛;花瓣6,2轮,均被黄褐色短柔毛。果球形,直径1.5厘米,被黄色短柔毛;果柄柔弱,长达2.5厘米。种子红褐色,光滑,扁平,椭圆形。

生境分部生于山谷、河边、路旁潮湿的地方。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性温,味甘。

功能主治通经络,强筋骨,健脾温中。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痛,感冒,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

注意孕妇忌服。

复方治风湿骨痛:黑皮跌打配吊吊香、芦子藤、当归芸香草,泡酒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黑皮跌打

药材名称黑皮跌打

拼音Hēi Pí Diē Dǎ

英文名Stem of Manyflower Fissistigma

别名通气香、大力丸、牛耳风、黑风藤、拉藤公、酒饼子公、石头子、雷公根、石拢藤、牛利藤、石指酸藤、槟榔木、九蛇风、野辣椒、麻哈哈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番荔枝科植物黑风藤的根、藤。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ssistigma polyanthum (Hook. F.et Thoms.) Merr.[Melodorum polyanthum Hook.f.et Thoms.]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

原形态木质大藤本,长达8m。枝条灰黑色。叶近革质,长圆状披针形,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长6-17cm,宽2-7cm,上面无毛,下面被微柔毛;叶柄长8-15mm。花小,3-7朵集成密伞花序,广布于小枝上,与叶对生或腋外生,被黄色柔毛;萼片3,被柔毛;花瓣6,2轮,均被黄褐色短柔毛。果球形,直径1.5cm,被黄色短柔毛;果柄柔弱,长达2.5cm。种子红褐色,光滑,扁平,椭圆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河边、路旁潮湿的地方。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直或弯曲,直径0.5-2cm。表面棕黑色,具细纵皱纹,有点状细根痕。质硬,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浅黄棕色,有细密放射状纹理和小孔。气微香,味淡。

茎圆柱形,有分枝,直径0.5-2cm。表面暗棕红色,具细密纵皱纹,皮孔众多,点状深黄棕色。质硬,断面中央有髓。气微,味微涩。

2.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2至数列黄棕色木栓细胞。韧皮部外侧有石细胞分布,石细胞淡黄色,单个散在或数个切向相连。韧皮纤维与韧皮薄壁组织相间排列;韧皮射线漏斗状。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纵向相连。射线细胞含淀粉粒。

鉴别取本品粉末2g,用氨性氯仿浸泡24h,过滤。氯仿液浓缩至干,用0。1%硫酸溶解,滴加改良碘化铋钾试剂,产生红棕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性味温;甘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通经络;强筋骨;健脾温中。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痛;感冒;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

注意孕妇忌服。

复方治风湿骨痛:黑皮跌打配吊吊香、芦子藤、当归芸香草,泡酒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鹿葱

    药材名称鹿葱拼音Lù Cōnɡ出处《群芳谱》载有鹿葱,并将其与萱花对比异同,认为鹿葱色颇类萱,但无香,叶与花茎亦不同。其叶圆而翠绿,叶枯死而后花;一茎虚心,有花五六朵并于顶,花七八瓣。古代文献有关鹿葱

  • 金槐

    《中药大辞典》:金槐药材名称金槐拼音Jīn Huái别名十二槐花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小叶假糙苏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亚灌木,高30~80厘米。茎直立,方形,有棱,棱之间凹隙较

  • 一年蓬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年蓬药材名称一年蓬拼音Yì Nián Pénɡ别名野蒿、治疟草来源为菊科飞蓬属植物一年蓬Erigeron annuus (L.)Pers.,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原形态二年生本

  • 海浮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浮石药材名称海浮石拼音Hǎi Fú Shí别名浮石、浮海石、浮水石、海石花来源药材分海浮石和海石花两类。海浮石为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所形成的石块;海石花为胞科动物

  • 过江龙

    《中药大辞典》:过江龙药材名称过江龙拼音Guò Jiānɡ Lónɡ别名蒲地虎、地蜈蚣(《滇南本草》),地刷子(《中国中部植物》),伸筋草、扁心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小伸筋、木

  • 芭蕉叶

    《中药大辞典》:芭蕉叶药材名称芭蕉叶拼音Bā Jiāo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叶片,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性味甘淡,寒。①《本草再新》:

  • 菊苣

    《中国药典》:菊苣药材名称菊苣拼音Jú Jù英文名HERBA CICHORII来源本品系维吾尔族习用药材。为菊科植物毛菊苣Cichorium glandulosum Boiss.e

  • 栎叶槲蕨

    药材名称栎叶槲蕨拼音Lì Yè Hú Jué别名树上槲蕨、树骨碎补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槲蕨科植物栎叶槲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naria quercifolia (L

  • 稗根苗

    《中药大辞典》:稗根苗药材名称稗根苗拼音Bài Gēn Miáo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稗的根和苗叶。原形态稗(《左传》)。一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秆直立或广展。叶片扁

  • 青兔耳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兔耳风药材名称青兔耳风拼音Qīnɡ Tù ěr Fēnɡ别名走马胎、青毛走马胎、肺心草、罗汉草、血筋草来源菊科兔耳风属植物红脉兔耳风Ainsliaea rubine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