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鼻息肉

鼻息肉

病名。又名鼻痔、鼻瘜、鼻中息肉等。《灵枢·邪气脏府病形篇》:“若鼻息肉不通。”病名曰“息”,古来有两种解释:①《说文解字》认为:“息者,身外生之也。”这是认为鼻中赘生乃身外之物。②《圣济总录》一百十六卷:“附着鼻间,生若赘疣,有害于息,故名息肉。”这是以其有碍于呼吸而言,因一呼一吸,谓之一息。证见“鼻内息肉结如榴子,渐大下垂,闭塞孔窍,使气不得宣通”(《外科正宗》卷四)。甚而不闻香臭,头昏脑胀。严重者,双侧鼻内塞满息肉,则鼻形突起如蛙面。内宜宣肺开窍,可用苍耳子散或辛荑清肺饮加减。外用硇砂散点息肉上,或以手术摘除。与现代医学之息肉同名。参见肉蝼蛄条。

猜你喜欢

  • 麻沸散

    《华佗神医秘传》卷三方。羊踯躅三钱,茉莉花根一钱,当归一两,菖蒲三分。水煎服。用于手术麻醉。本方来自《串雅内编》的换皮麻药方。

  • 大髻婆

    见《广东中草药》。为臭茉莉之别名,详该条。

  • 鬼信

    十三鬼穴之一。《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二针手大指爪甲下,名鬼信。”《针灸大成》指为少商穴,今从。

  • 夏云集

    【介绍】:晚清医家。字祥宇,又字英白。河南新息人。长于儿科推拿,撰有《保赤推拿法》(又名《推拿精要保赤必备》(1885年刊行),后有许敬舆(公岩)等之增释本,称《增图考释推拿法》(1933年刊行)。

  • 足少阴气绝

    指足少阴肾经的经气衰竭。主要证候是骨枯,齿长而垢,毛发枯而无泽。《灵枢·经脉》:“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

  • 梣树子油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茶油之别名,详该条。

  • 地龙骨

    见《河北中药手册》。为穿山龙之别名,详该条。

  • 医书纂要

    见丹溪先生医书纂要条。

  • 十四号丰象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棱术汤,见该条。

  • (眼)小嘴

    见《广勤轩遗稿》。即外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