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亚香棒虫草

亚香棒虫草

药材名称亚香棒虫草

拼音Yà Xiānɡ Bànɡ Chónɡ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麦角菌科真菌亚香棒虫草的菌核及子座。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dyceps hawkesii Gray

采收和储藏:冬季采收,采后晒干。

原形态亚香棒虫草 子座由寄主头端伸出,顶端露出地面,细圆柱状,多单生,罕为2-4个,长4-8cm,粗3-5mm,基部稍粗,为7-8mm。柄多弯曲,灰白色至灰褐色,上有纵皱纹和微细绒毛。子座椭圆形至圆柱状;顶端钝圆,无不孕先端,长1.4-2.5cm,粗4-5mm,茶褐色。子囊壳埋于子座的四周,椭圆至卵形,(640-800)μm×(224-320)μm,壳孔点粒状,直径35-53μm。子囊埋生于子囊壳内,蠕虫形,上部宽,下部略细,顶端具8个平行排列的孢子。子囊孢子线形,长短几与子囊相等,粗1-1.8μm,光滑,无色,孢子弹射后横断成(3.5-5.3)μm×(1-1.8)μm的小段。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中落叶层下鳞翅目的幼虫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虫体及其头部长出的子座组成。虫体似蚕,长3-4cm,直径4-5mm,头部红黄色或紫黑色,体表类白色,有20-30个环节,近头部有足3对,尾部1对,中部4对,气门点状,黑色,刮去外层灰白色菌膜,可见褐色或栗褐色虫体角皮;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黄白色。子座单生,间或2-3个,长4-8cm,头部短圆柱形,顶端圆钝,长1-1.2cm,直径3-6mm,茶褐色,柄多弯曲,直径2-4mm,灰白色或灰黑色,具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疏松或空瘪。气香,味微咸(菌核)或淡(子座)。

显微鉴别 子座横切面:子囊壳埋生于子座内,烧瓶形或鞋底形,长325-585μm,直径65-156μm;子囊长304-398μm,直径3-5μm,子囊孢子线形,长182-325μm,直径1.5-2μm,横隔不明显;壁部菌丝排列紧密;菌髓菌丝排列疏松。

化学成分亚香棒虫草含甘露醇(mannitol),麦角甾醇(ergosterol),糖,氨基酸,生物碱及有机酸。氨基酸主要包括: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脯氨酸(proline),甘氨酸(glycine),缬氨酸(valine),蛋氨酸(methionine),丙氨酸(alan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酪氨酸(tyros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赖氨酸(lysine),组氨酸(histidine)及精氨酸(arginine)。还含有维生素C, 烟酸(nicotinic acid),烟酰胺(nicotinic acid amide),锌,铜,锰,铁,钴和铬。

药理作用1.对中枢的影响10%亚香棒虫草水浸液按2.5g/kg 剂量给小鼠灌胃给药,45分钟后,在光电管小鼠活动记录装置中,记录小鼠活动次数,结果显示亚香棒虫草对小鼠自发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按同样剂量小鼠连续灌胃给药15天,对士的宁引起的小鼠死亡具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2.耐缺氧作用:小鼠每日按2.5g/kg剂量灌胃1次给予10%亚香棒虫草水浸液,进行常压和低压耐缺氧试验,结果显示,亚香棒虫草在两种试验条件下,均能显着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而同样剂量的冬虫夏草则未能显示相同作用。

3.毒性:100%亚香棒虫草水浸液按25g/kg 剂量给小鼠一次性灌胃给药,连续观察72小时,未见任何异常现象。该剂量连续灌胃给药15天,每日1次,也未见任何异常现象。体重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试验结果提示:亚香棒虫草水浸液对小鼠口服毒性极小。

性味甘;温

归经肾;肺经

功能主治补益肺肾;益精止血。主肺结核;咳嗽痰血;身体虚弱;阳痿;遗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与鸡、鸭炖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中华绣线梅

    药材名称中华绣线梅拼音Zhōnɡ Huá Xiù Xiàn Méi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中华绣线梅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illia sinensis Oliv.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晒

  • 菠萝根叶

    药材名称菠萝根叶拼音Bō Luó Gēn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凤梨科植物凤梨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nas comosus(L.)Merr.[Bromeliaco-mosa L.;A.sa

  • 黄花倒水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倒水莲药材名称黄花倒水莲拼音Huánɡ Huā Dào Shuǐ Lián别名黄花大远志、黄花远志、吊黄、倒吊黄花来源远志科远志属植物黄花倒水莲P

  • 黄草花

    药材名称黄草花拼音Huánɡ Cǎo Huā出处《月王药诊》已有记载。《四部医典》载:"生长在灌本林中,叶厚,花黄白色。"可见本品在唐代西藏已入药。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灰绿黄茧的全草。拉丁植物动

  • 栗树皮

    《中药大辞典》:栗树皮药材名称栗树皮拼音Lì Shù Pí别名栗树白皮(《唐本草》)。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栗子"

  • 山铁树

    药材名称山铁树拼音Shān Tiě Shù别名剑叶木、鸟猿蔗来源龙舌兰科山铁树Pleomele cambodiana (Pierre ex Gagnep.)Merr. et Chun,以叶入

  • 牡荆根

    《中药大辞典》:牡荆根药材名称牡荆根拼音Mǔ Jīnɡ Gēn出处《别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根。性味苦辛,温。①《别录》:"甘苦,平,无毒。"②《纲目》:"苦微辛。

  • 垂珠花

    药材名称垂珠花拼音Chuí Zhū Huā别名白客马叶来源安息香科垂珠花Styrax dasyantha Perk.,以叶入药。生境分部贵州等省。性味甘、苦,寒。功能主治止咳润肺。主治咳嗽,

  • 丽江山慈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丽江山慈菇药材名称丽江山慈菇拼音Lì Jiānɡ Shān Cí Gu别名益辟坚、草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江山慈菇属植物丽江山慈菇Iphigenia indica A

  • 密褶红菇

    药材名称密褶红菇拼音Mì Zhě Hónɡ Gū别名密褶黑红菇、小黑菇、密褶黑菇、火炭菇、猪嘴托、火炭菌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密褶红菇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ssula densif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