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交翅木

交翅木

药材名称交翅木

拼音Jiāo Chì Mù

来源药材基源:为忌冬科植物六道木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elia biflora Turcz.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六道木薄叶灌木,高1-3m。幼枝被倒生硬毛,老枝无毛。叶对生;叶柄长2-4mm;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2-6cm,宽0.5-2cm,先端尖至渐尖,基部钝至渐狭成楔形,全缘或中部以上羽状浅裂而有1-4对粗齿,上面深绿色,下面绿白色,两面疏被柔毛,脉上密被长柔毛,边缘有睫毛。花单生于小枝上叶腋;花梗长5-10mm,被硬毛;萼筒圆柱形,疏被短硬毛,萼齿4枚,狭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约1cm;花冠白色、淡黄色或带浅红色,狭漏斗形或高脚碟形,外被短柔毛,4裂,裂片圆形,长约2mm,冠筒长约5mm,内密被硬毛;雄蕊4,二强,内藏,着生于花冠筒的中部,花药长卵圆形;子房3室,仅1室发育,花柱长约1cm,柱头头状。瘦果状核果,长约8mm,具硬毛,冠以4枚宿存而略增大的萼片。种子圆柱形,膜质,长4-6mm,具肉质胚乳。早春开花,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2000m的山坡灌丛、林下及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及山西等地。

性味味微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热毒痈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牛奶树

    《中药大辞典》:牛奶树药材名称牛奶树拼音Niú Nǎi Shù别名牛奶子(《广州植物志》),乳汁麻木,牛奶稔、猪母茶、猪奶树(《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桑科

  • 芦竹箨

    《中药大辞典》:芦竹箨药材名称芦竹箨拼音Lú Zhú Tuò别名芦荻外皮(《圣惠方》)。出处《药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箨叶。春、夏、秋均可采取。化学成分含纤维素24.

  • 大叶桉

    药材名称大叶桉拼音Dà Yè ān别名蚊仔树来源为桃金娘科桉属植物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 Smith,以叶入药。全年可采,阴干备用。原形态常绿乔木,高5~15米,树皮粗糙,有槽纹,

  • 阳桃根

    《中药大辞典》:阳桃根药材名称阳桃根拼音Yánɡ Táo Gēn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阳桃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阳桃"条。功能主治治头风,关节痛

  • 秋唐松草

    药材名称秋唐松草拼音Qiū Tánɡ Sōnɡ Cǎo别名烟锅草、东亚唐松草来源毛茛科秋唐松草Thalictrum thunbergii D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化

  • 石豆瓣

    药材名称石豆瓣拼音Shí Dòu Bàn别名小万年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安龙景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tsiangii Frod.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

  • 海蛇

    药材名称海蛇拼音Hǎi Shé别名大灰蛇、扁尾海蛇、半环扁尾蛇、龟头海蛇、黑尾海蛇、黑背海蛇、黑点海蛇、黄腹海蛇、黑头海蛇、斑海蛇、棘海蛇、黄海蛇、小头海蛇来源有鳞目海蛇科蓝灰扁尾海蛇Lat

  • 菾菜根

    《中药大辞典》:菾菜根药材名称菾菜根拼音Tiàn Cài Gēn别名出莙荙儿、莙荙根(《饮膳正要》)。出处《纲目》来源为藜科植物菾菜的根。秋季采挖。原形态菾菜,又名:糖萝卜。二年生

  • 蚕茧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蚕茧草药材名称蚕茧草拼音Cán Jiǎn Cǎo别名蓼子草、小蓼子草、红蓼子来源蓼科蓼属植物蚕茧草Polygonum japonicum Meisn.的全草。秋季采集,晒

  • 黄山梅

    药材名称黄山梅别名少女花、铃钟三七来源虎耳草科黄山梅Kirengeshoma palmata Yatabe,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滋补强壮。主治疲劳过度,全身酸痛麻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