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兖州卷柏

兖州卷柏

《中药大辞典》:兖州卷柏

药材名称兖州卷柏

拼音Yǎn Zhōu Juǎn Bǎi

别名金不换、金扁柏、金扁桃、石养草、田鸡爪(《福建民间草药》),花肺金、茯苓蕨、飞扬蕨,烂皮蛇、扇卷柏(《广西中兽医药植》),石卷枯(《陆川本草》),金花草、千年柏、孔雀毛(《江西民间草药》),地柏拟《四川中药志》),红凤尾草、鸡胶裂、凤凰尾、不黄草、墙边柏、饼花草、花眉胶(《闽东本草》),枯叶草、细叶金鸡尾、地侧柏、虎牙骨、虎毛草、肺经草、松柏草(《湖南药物志》)。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卷柏科植物兖州卷柏全草。秋季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4~45厘米。主茎直立,下部不分枝的部分长6~15厘米,圆柱形,稻秆色,叶覆瓦状贴着,卵状矩圆形,渐尖,基部心形;上部3回羽状分枝。枝上的叶较密,异型,排成4行;侧叶不对称,急尖,长2毫米,宽1.25毫米,叶上平滑,侧叶上半部半卵形,基部心形,遮被枝上,有细锯齿,下半部半卵圆披针形,基部截形,全缘,有缘毛;中叶卵圆形,渐尖,或有短芒,外边全缘,内侧有锯齿。孢子囊穗单生,少成2枚,着生枝端,4棱,长4~20毫米;孢子叶圆形,卵圆三角形,渐尖,龙骨状,有齿。

生境分部生林下、山谷、路边、沟中等阴处石上。分布西南、华南、浙江、江西、湖北至陕西等地。

化学成分海藻糖。

性味辛,平。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平,无毒。"

②《陆川本草》:"辛,平。"

③《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淡微辛,无毒。"

归经《泉州本草》:"入肺、肝、心、脾四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化痰,定喘,利水,消肿。治吐血,衄血,脱肛下血,痰嗽,哮喘,黄疸,水肿,淋病,带下,烫伤。

①《福建民间草药》:"能柔筋强骨,益气明目,清肝热,疗黄疸。"

②《陆川本草》:"凉血止血,利尿消肿。治脱肛下血、水肿。"

③《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治吐血、痔疮出血、淋病,汤火伤及刀斧伤出血。"

④《泉州本草》:"清心止血,定惊止痉,化痰平喘。治吐血衄血,肺痈脓血,咳嗽喘促。"

⑤《湖南药物志》:"治肺痨,劳损,哮喘,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泉州本草》:"凡无湿热者慎用。"

复方①治咳血、崩漏:兖州卷柏七钱到一两。水煎服。(《泉州本草》)

②治劳力过度,咳嗽吐血:兖州卷柏一两半。合青皮鸭蛋煮熟,去渣取汤,配鸭蛋服。(《泉州本草》)

③治哮喘:兖州卷柏一至二两。冲开水炖冰糖服,日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痰嗽哮喘:金花草一两五钱,马鞭草五钱,冰糖一两。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⑤治黄疸:鲜兖州卷柏二至四两,或干的一两,黄酒二茶匙。酌加开水炖一小时,温服,日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妇女黄、白带:金花草一两五钱,猪瘦肉二两。同炖服。

⑦治羊病风:金花草二两,冰糖二两。水煎服。

⑧治瘰疬:㈠金花草一两。酒煎二次。每饭后各服一次。㈡金花草一两,野南瓜根四两,猪瘦肉四两。同煎服。每日一剂,孕妇忌服。

⑨治创伤出血:鲜金花草捣烂敷伤口。(⑥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

⑩治烫伤:兖州卷柏研末,茶油调涂。(《湖南药物志》)

⑾治狂犬咬伤:兖州卷柏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兖州卷柏

药材名称兖州卷柏

拼音Yǎn Zhōu Juǎn Bǎi

英文名Inbolute Spikemoss Herb, Herb of Involute Spikemoss

别名金不换、金扁柏、金扁桃、石养草、田鸡爪、花肺金、茯苓蕨、飞扬蕨、烂皮蛇、扇卷柏、石卷柏金花草、千年柏、孔雀毛、地柏枝、红凤尾草、鸡胶裂、凤凰尾、不黄草、墙边柏、饼花草、花眉胶、柏叶草、细叶金鸡尾、地侧柏、虎牙骨、虎毛草、肺经草、松柏草、小柏、蜈蚣草、山扁柏、黄河婆草、墙柏、红蕨仔草、干蕨基、金扁担、鹿茸草、凤凰衣、卷筋草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兖州卷柏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involvens(Sw.) Spring[Lycopodium involvens Sw.]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兖州卷柏,多年生草木,高14-45cm。主茎直立,下部不分枝的部分长6-15cm,圆柱形,稻秆色,叶覆瓦状贴着,卵状矩圆形,渐尖,基部心形;上部3回羽状分枝。枝上的叶较密,异型,排成4行;侧叶不对称,急尖,长2mm,宽1.25mm,叶上平滑,侧叶上半部半卵形,基部心形,遮被枝上,有细锯齿,下半部半卵圆披针形,基部截形,全缘,有缘毛;中叶卵圆形,渐尖,或有短芒,外边全缘,内侧有锯齿。孢子囊穗单生,少成2枚,着生枝端,4棱,长4-20mm;孢子叶圆形、卵圆三角形,渐尖,龙骨状,有齿。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3500m的疏林下石岩上。

资源分布:分布西南及陕西、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东、广西、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海藻糖(Trehalose),还含钾3580μg/g、镁2830μg/g、钙2490μg/g、铁381.8μg/g、钠74.9μg/g、锰61.6μg/g、锌49.3μg/g、铜7.1μg/g。

性味淡、微苦、凉

归经肺;肝;心;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咳;止血;解毒。主湿热黄疸;痢疾;水肿;腹水;淋证;痰湿咳嗽;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乳痈;瘰疬;痔疮;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注意《泉州本草》:凡无湿热者慎用。

各家论述1.《福建民间草药》:能柔筋强骨,益气明目,清肝热,疗黄疸。

2.《陆川本草》:凉血止血,利尿消肿。治脱肛下血、水肿。

3.《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治吐血、痔疮出血、淋病、汤火伤及刀斧伤出血。

4.《泉州本草》:清心止血,定惊止痉,化痰平喘。治吐血衄血,肺痈脓血,咳嗽喘促。

5.《湖南药物志》:治肺痨,劳损,哮喘,疳积。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草豆蔻

    《中国药典》:草豆蔻药材名称草豆蔻拼音Cǎo Dòu Kòu英文名SEMEN ALPINIAE KATSUMADAI别名草蔻、草蔻仁、假麻树、偶子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

  • 龙珠子

    药材名称龙珠子拼音Lónɡ Zhū Zi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茄科植物龙珠的果实。性味《纲目》:"苦,寒,无毒。"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疔肿。"用法用量外用:捣烂敷患处。摘录《中药大辞典》

  • 银木荷皮

    药材名称银木荷皮拼音Yín Mù Hé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银木荷的茎皮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ma argentea Pritz.采收和储藏:秋季采集,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

  • 铁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树药材名称铁树拼音Tiě Shù别名朱竹、红铁树、红叶来源龙舌兰科铁树属植物朱蕉Cordyline fruticosa (L.)Cheval.,以花、叶和根入药。随时可

  • 山红稗

    药材名称山红稗拼音Shān Hónɡ Bài别名山稗子、红稗、浆果苔草、芭茅草来源莎草科苔属植物山稗子Carex baccans Nees,以全草、根、种子等入药。秋季采集,分别处

  • 刺楸树叶

    药材名称刺楸树叶拼音Cì Qiū Shù Yè英文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Kondz.别名鸟不宿叶、刺楸叶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祛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七叶薯

    药材名称七叶薯别名血参、补血薯、七爪金龙来源薯蓣科七叶薯Dioscorea esquirolii Prain et Burk.,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微甘、苦,凉。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消肿止

  • 山楂

    《中国药典》:山楂药材名称山楂拼音Shān Zhā英文名FRUCTUS CRATAEGI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

  • 麻布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麻布七药材名称麻布七拼音Má Bù Qī别名麻布芪、穿心莲[四川]、统天袋、统仙袋、麻布袋、麻布口袋、破骨七、九连环、网子七、蓑衣七、背网子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

  • 天脚板果

    《中药大辞典》:天脚板果药材名称天脚板果拼音Tiān Jiǎo Bǎn Guǒ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桃叶瑭瑚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天脚板"条。功能主治《峨嵋药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