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匍匐滨藜

匍匐滨藜

药材名称匍匐滨藜

拼音Pú Fú Bīn Lí

别名海芙蓉、海归母、沙马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匍匐滨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riplex repens Roth.[A.belangeri Bois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小灌木,高20-50cm。茎外倾或平卧,下部常生不定根;枝互生,浅绿色,有时常带紫红色,具微条棱。单叶互生;叶柄长1-3mm;叶片宽卵形至卵形,肥厚,通常长1-2cm,宽8-15mm,全缘,两面均为灰绿色,有密粉,先端圆或钝,基部宽楔形至圆形。花于枝的上部集成有叶的短穗状花序;雄花花被锥形,4-5深裂,裂片倒卵形,先端内折,雄蕊与花被片同数但通常不全发育,花丝扁平,基部连合,无退化子房;雌花的苞片果时三角形至卵状菱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近基部的边缘合生,靠基部的中心木栓质膨胀,黄白色,中线两侧各有1个向上的突出物。胞果扁,卵形,果皮膜质。种子扁球形,两面微凸起,红褐色至黑色。花期秋末,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滨空旷沙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海南等地。

性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经;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带下;月经不调;疮疡痈疽;皮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花月见草

    药材名称红花月见草拼音Hónɡ Huā Yuè Jiàn Cǎo英文名evening primrose of safflower出处始载于《云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红花月见草的根或全

  • 蛎菜

    药材名称蛎菜拼音Lì Cài英文名kelp;tangle别名海青菜、岩头青、蛎皮菜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莼科植物蛎菜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va conglobata

  • 聚花风铃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聚花风铃草药材名称聚花风铃草别名灯笼花来源桔梗科风铃草属植物聚花风铃草Campanula glomerat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去净泥土,切碎晒干。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

  • 蚕茧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蚕茧草药材名称蚕茧草拼音Cán Jiǎn Cǎo别名蓼子草、小蓼子草、红蓼子来源蓼科蓼属植物蚕茧草Polygonum japonicum Meisn.的全草。秋季采集,晒

  • 白果紫草

    药材名称白果紫草别名硬根紫草来源紫草科白果紫草Lithospermum officinale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新疆。化学成分根含紫草色素。功能主治外用治关节炎。用法用量全草适量,煎水外洗。摘

  • 鼠李皮

    《中药大辞典》:鼠李皮药材名称鼠李皮拼音Shǔ Lǐ Pí出处《别录》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鼠李"条。性状为扁平或卷成槽状的干燥树皮,厚2~3毫米

  • 羌活鱼

    《中药大辞典》:羌活鱼药材名称羌活鱼拼音Qiānɡ Huó Yú别名秉氏鲵、杉木鱼(《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小鲵科动物山溪鲵的全体。夏、秋捕捉,捕得后用酒醉死,洗

  • 美丽桐

    药材名称美丽桐拼音Měi Lì Tónɡ别名石牡丹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美丽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ightia speciosissima (D. Don) Merr.[Gmelinia

  • 蚬壳

    《全国中草药汇编》:蚬壳药材名称蚬壳拼音Xiǎn Ké别名河蚬来源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蚬科河蚬Corbicula fluminea (Miiller),以贝壳入药。生境分部南方各省。性味咸,温。

  • 木兰皮

    药材名称木兰皮拼音Mù Lán Pí别名姜朴(《中药志》)出处《别录》·《本经》原作木兰来源为木兰科植物辛夷的树皮。性味①《本经》:"味苦,寒。&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