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土牡蛎

土牡蛎

《中药大辞典》:土牡蛎

药材名称土牡蛎

拼音Tǔ Mǔ Lì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蚌科动物川南珠蚌沉积贝壳。冬季水枯时,在河滩沙坝上收集,洗净泥沙,晒干。

原形态贝壳2片,同形,呈长椭圆形,长约16厘米,高约7厘米,前部短圆,后部伸长;壳顶部大,位于壳的前部。壳层很厚,背缘达1厘米,前缘约5毫米。壳面棕褐色,环状的生长线密集,壳内壁珍珠层银白色,有光泽。

生境分部生活于江河、湖泊中。分布四川一带。产于四川。

性状贝壳呈半椭圆形或船形,因久为河水冲击及泥水覆盖,多显枯松状态。壳片沉重厚实,腹面边缘较薄,顶部较厚。外表棕褐色或灰棕色,角质层多已剥落,呈粉灰状,剥落处显出银白色的内层。角质层质地较光滑;并有较细的环纹;内表面亦银白色,有光泽,附有白色粉霜,细致,易粘手。质坚硬,击碎后,断面起层。嗅之微似石灰气味。以色白、壳厚实,沉重、表面带粉灰和有光泽者为佳。

炮制去净泥沙,打碎,生用,或煅后研成粉末用,其粉在四川亦称为"蛤粉"。

性味咸涩,微寒,无毒。

归经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固精敛汗,散结软坚。治盗汗遗精,红崩白带,瘰疬结核,虚热外浮,头晕烦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入丸、散。

注意虚寒肿弱者忌服。

复方①治阴虚阳亢,烦躁头晕,虚热外浮及盗汗遗精:土牡蛎、龙骨。煎汤服。

②治赤白带下:土牡蛎、山药龙骨海螵蛸茜草。研末为丸服。(清带丸)

③治瘰疬结核:土牡蛎、贝母、夏枯草玄参。研末为丸服。(消核丸)

④治自汗不止:土牡蛎、黄芪、麻黄根、浮麦。研末为散服。(牡蛎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土牡蛎

药材名称土牡蛎

拼音Tǔ Mǔ Lì

英文名Local oyster shell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蚌科动物圆顶珠蚌的贝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nio douglasiae(Gray)

采收和储藏:冬季水枯时,于河滩沙坝上收集的洗净,晒干。

原形态圆顶珠蚌,贝壳不大,外形呈长椭圆形,长度为高度的2倍强。前部钝圆,后部伸长,末端稍窄扁。壳面生长线粗大,呈同心圆状。铰合部发灰,左壳有2个拟主齿和2个长侧齿,拟主齿一个向前伸,一个在壳顶下方;右壳有2个拟主齿和1个长大侧齿,在前方的拟主齿极小。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湖泊、河流及池塘内。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中及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性状贝壳呈半椭圆形或船形,因久为河水冲击及泥水覆盖,多显枯松状态。壳片沉重厚实,腹面边缘较薄,顶部较厚。外表棕褐色或灰棕色,角质层多已剥落,呈粉灰状,剥落处显出银白色的内层。角质层质地较光滑,并有较细的环纹;内表面亦银白色,有光泽,附有白色粉霜,细致,易粘手。质坚硬,击碎后,断面起层。嗅之微似石灰气味。以色白、壳厚实、沉重、表面带粉灰和有光泽者为佳。

化学成分贝壳含碳酸钙。

炮制去净泥沙,打碎,生用,或煅后研成粉末用。其粉在四川亦称为蛤粉。

性味味咸;涩;性微寒

功能主治收敛固涩;散结清热。主盗汗自汗遗精;崩漏;带下;虚热外浮;头晕烦热;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或煅后研末;或入丸、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金钱草

    《中药大辞典》:小金钱草药材名称小金钱草拼音Xiǎo Jīn Qián Cǎo别名荷包草(《百草镜》),肉馄饨草(《眼科要览》),金锁匙(《纲目拾遗》),黄疸草(《中国植物图鉴》),小马蹄草

  • 蛇尾草

    药材名称蛇尾草别名蛇含草、鸡心贝母来源兰科蛇尾草Herminium angustifolium (Lindl.) Benth. var. nematolobum 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

  • 破血丹

    药材名称破血丹别名天青地红来源菊科破血丹Saussurea acrophila Diels,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性味淡,平。功能主治跌打损伤,散瘀结,消肿。主治跌打损伤,妇女经闭。用法用量根

  • 钟乳石

    《中国药典》:钟乳石药材名称钟乳石拼音Zhōnɡ Rǔ Shí英文名STALACTITUM别名石钟乳、滴乳石来源本品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方解石,主含碳酸钙(CaCO3 )。采收后,除去杂石

  • 金钱木根

    《中药大辞典》:金钱木根药材名称金钱木根拼音Jīn Qián Mù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铜钱树的根。原形态铜钱树,又名:马鞍秋(《思南府志》)。落叶乔木,

  • 红毒茴

    药材名称红毒茴拼音Hónɡ Dú Huí别名红茴香、野茴香、土大茴、山大茴、山八角、山木蟹来源为木兰科八角属植物窄叶红茴香Illicium lanceolatum A.

  • 黄花鼠尾草

    药材名称黄花鼠尾草拼音Huánɡ Huā Shǔ Wěi Cǎo英文名Yellowflower Sage别名大紫丹参、丹参、黄花丹参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花鼠尾草的根。

  • 糯米藤

    《中药大辞典》:糯米藤药材名称糯米藤拼音Nuò Mǐ Ténɡ别名捆仙绳(《天宝本草》),糯米菜(《峨嵋药植》),糯米草、米浆藤(《贵州民间方药集》),生扯拢、筲箕藤(《民间常用草

  • 栀子花根

    药材名称栀子花根拼音Zhī Zi Huā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栀子"条。性味①《分类草药性》:"苦。"②广州部队

  • 穿根藤

    《中药大辞典》:穿根藤药材名称穿根藤拼音Chuān Gēn Ténɡ别名春根藤(《广东中药》),木头疳(《广西药植名录》),崧根藤、伸筋藤、石邦子(《广东中草药》)。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