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大木通

大木通

药材名称大木通

拼音Dà Mù Tōnɡ

别名接骨丹、白头公公、黄藤通、丝瓜藤、小木通、线不通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粗齿铁线莲的茎藤。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argentilucida(Levl.et Vant.)W.T.Wang[C.grata Wall.var.grandidentata Rehd.et Wil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枝、叶及粗皮,切成小段,晒干。

原形态粗齿铁线莲,落叶藤本。小枝密生白色短柔毛,老时外皮剥落。叶对生,一回羽状复叶;叶柄长3.5-6.5cm;小叶通常5枚,小叶片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0cm,宽3.5-6.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宽楔形或微呈心形,常有炒明显3裂,边缘有粗大锯齿状牙齿,两面被短柔毛,有时较疏或近无毛。腋生聚伞花序,常有3-7朵花;萼片4,开展,直径2-3.5cm,白色,近长圆形,长1-1.8cm,宽约5mm,先端钝,外面有短柔毛,内面有时近无毛;花瓣无;雄蕊多数,无毛;心皮多数,被柔毛。瘦果扁卵圆形,长3-4mm,有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状,长达3cm。花期5-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50-3200m的山坡或山沟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和东部、安徽南部、浙江北部、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茎圆柱形,直径1.2-3.5cm,最粗可达4.5cm。表面有6个粗大的纵棱和6个纵槽,每个大纵棱有多个细纵棱,每个槽中有2个细纵棱。粗皮呈长片状层层纵向脱落。横切面皮部有6处内陷,木部黄白色,导管孔较大。鲜品横切面有灰黑色或灰黄色胶质物。气微,味微苦。

性味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利尿;解毒;祛风湿。主小便不利;淋病;乳汁不通;疮疖肿毒;亦治风湿关节疼痛;肢体麻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青鳞鱼

    药材名称青鳞鱼拼音Qīnɡ Lín Yú英文名Harengula;Pilchard别名青皮、柳叶鱼、青鳞、青皮子、柳叶青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鲱科动物青鳞鱼及其近缘种的肉。拉丁

  • 箐跌打

    《全国中草药汇编》:箐跌打药材名称箐跌打别名石头菜来源菊科箐跌打Gynura cusimbua (D. Don) S. Moor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接筋续骨,消肿散瘀

  • 橙子

    《中药大辞典》:橙子药材名称橙子拼音Chénɡ Zi别名橙(《上林赋》),黄橙(张籍),金橙(苏轼),金球、鹄壳(《纲目》)。出处《食性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香橙的果实。10月间果实成熟时采

  • 山楂

    《中国药典》:山楂药材名称山楂拼音Shān Zhā英文名FRUCTUS CRATAEGI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

  • 虎图辣

    药材名称虎图辣拼音Hǔ Tú Là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虎图辣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主根圆柱形,分歧,外表黄褐色。茎直立,有棱,基郭带紫色,

  • 车螯

    《中药大辞典》:车螯药材名称车螯拼音Chē áo别名蜃(《周礼》),昌娥(《外科精要》)。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海产软体动物车螯(帘蛤科文蛤的一种)的肉或壳。性味甘咸,寒。①《本草拾遗》:&

  • 貒肉

    《中药大辞典》:貒肉药材名称貒肉拼音Tuàn Ròu别名貒猪肉(《圣惠方》)。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鼬科动物猪獾的肉。冬季捕捉。原形态猪獾(《纲目》),又名:貒(《楚辞》),獾(《尔

  • 藁本

    《中国药典》:藁本药材名称藁本拼音Gǎo Běn英文名RHIZOMA LIGUSTICI别名香藁本来源本品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或辽藁本Ligustic

  • 滇杠柳

    药材名称滇杠柳拼音Diān Gànɡ Liǔ别名柳叶过山龙、青蛇胆、飞仙藤、黑骨藤、柳叶夹、小黑牛来源萝藦科杠柳属植物滇杠柳Periploca forrestii Schlecht.,以根或

  • 金丝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莲药材名称金丝莲拼音Jīn Sī Lián来源葫芦科金丝莲Trichosanthes obtusiloba C. Y. Wu,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腥、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