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小冬青

小冬青

药材名称小冬青

拼音Xiǎo Dōnɡ Qī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冬青科植物三花冬青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ex triflora B1.[I.horsfieldii Miq.]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三花冬青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白色;小枝褐色,无毛或近无毛,近四棱形。叶互生;叶柄长5-7mm;叶片薄革质或近革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9cm,宽1.7-4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或钝,边缘具浅锯齿,两面被微柔毛或无毛,下面具腺点。花序簇生叶腋;花4数;雄花序每分枝有1-3花,花梗长2-3mm,被微柔毛,花萼盘状,直径约3mm,裂片卵圆形,被微柔毛,花冠直径约5mm,花瓣宽卵形,基部联合,雄蕊略长于花冠;雌花序每分枝含1-3花,花梗长6-14mm,花萼同雄花,花冠近直立,花瓣宽卵形或近圆形,基部联合;子房卵球形,直径约1.5mm,柱头厚盘状。果近球形,直径约7mm,宿存萼平展,成熟后紫黑色;分核4颗,卵状椭圆形,长约6mm,背部具3条纹,无沟,内果皮革质。花期4-5月,果期7-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生长于海拔300-3100m的山坡、沟边的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棘针

    《中药大辞典》:棘针药材名称棘针拼音Jí Zhēn别名白棘(《本经》),棘刺、枣针(《别录》),赤龙爪(《普济方》)。出处《本经》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棘刺。性味①《本经》:"味辛

  • 金边兔耳

    《中药大辞典》:金边兔耳药材名称金边兔耳拼音Jīn Biān Tù ěr别名兔耳草(《慈航活人书》),兔耳箭、金茶匙(汪连仕《采药书》),小鹿衔、银茶匙、忍冬草、月下红(《百草镜》),兔耳一

  • 稗根苗

    《中药大辞典》:稗根苗药材名称稗根苗拼音Bài Gēn Miáo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稗的根和苗叶。原形态稗(《左传》)。一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秆直立或广展。叶片扁

  • 羊乳

    《中药大辞典》:羊乳药材名称羊乳拼音Yánɡ Rǔ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乳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分每100克约含水分87克,蛋白质3

  • 菊苣根

    药材名称菊苣根拼音Jú Jù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菊苣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chorium intybu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片晒干。原形态菊苣多年生草本,高20-15

  • 木瓜枝

    《中药大辞典》:木瓜枝药材名称木瓜枝拼音Mù Guā Zhī出处《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枝叶。性味《纲目》:"酸涩,温,无毒。"功能主治《别录》:"主

  • 代赭石

    《中药大辞典》:代赭石药材名称代赭石拼音Dài Zhě Shí别名须丸(《本经》),赤土(《说文》),代赭(《伤寒论》),血师(《别录》),紫朱、赭石(《普济方》),土朱(《仁斋直

  • 白龙穿彩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龙穿彩药材名称白龙穿彩别名白龙串彩、白龙苍、白龙昌菜、白花益母草、脓疮草来源唇形科盘泽草属植物白龙穿彩Panzeria alashanica Kupr.,以全草入药。夏季花未开或

  • 刺果苏木

    药材名称刺果苏木拼音Cì Guǒ Sū Mù别名忙果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果苏木的叶。夏季采集,晒干。原形态藤状灌木,全株有

  • 小人参

    药材名称小人参拼音Xiǎo Rén Sh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桔梗科植物心叶党参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块根肥壮,倒圆锥形,肉质白色,有须根。茎1~2枚,倾斜或攀援状,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