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山杜仲

山杜仲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杜仲

药材名称山杜仲

别名飞天驳、土杜仲[广东]、木杜仲[广西]

来源卫矛卫矛属植物疏花卫矛Euonymus laxiflorus Champ.,以根皮和树皮入药。全年可采,分别晒干或研末。

性味淡、涩,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用于风湿骨痛,腰膝酸痛,跌打疼痛。

用法用量3~6钱,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山杜仲

药材名称山杜仲

拼音Shān Dù Zhònɡ

别名飞天驳。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疏花杜仲的根及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laxiflorus Champ.

采收和储藏:冬季采收,切片、晒干。

原形态疏花杜仲常绿灌木,植株高达5m。小枝四棱形,树皮及叶折断有丝。单叶对生;叶柄长3-5mm;叶片薄革质,有光泽,卵状椭圆形或窄椭圆形至卵形,长5-10cm,宽2-5cm,先端渐尖,边缘有栈锯齿或近全缘,基部阔楔形。聚伞花序腋生,有花5-9朵,总花梗长2-5cm,分枝及花梗长约1cm,花5数,紫红色或淡红色,径约lcm;雄蕊无花丝,雌蕊无花柱。蒴果紫红色,倒锥形,先端截平,分裂。种子红褐色,具红色假种皮。花期4-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深厚、疏松而肥沃的砂质壤土种植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或扦插繁殖。种子繁殖:秋季果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果皮杂质,秋播随采随播,春播于3月,开沟条播,沟距25cm,沟深2cm,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上浇水保湿。当苗高35cm左右即可按行株距300cm×250cm开穴,施足基肥,每穴栽1株。扦插繁殖:于春季剪取未萌芽的2年生枝条,截成长25cm插于苗床上育苗。育苗1年后移苗定植。

性味甘;辛;微温

归经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活血解毒;利水。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跌打骨折;疮疡肿毒;慢性肝炎;慢性肾炎;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2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或浸酒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松树梢

    药材名称松树梢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云南松、思茅松等的嫩枝。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解毒。用于木薯、钩吻中毒。用法用量鲜松梢(去叶)1~2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止血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止血丹药材名称止血丹拼音Zhǐ Xuè Dān来源菊科止血丹Emilia sagittata (Vahl)DC.[Gynura sagittata DC.],以全草入药。

  • 山李子

    药材名称山李子拼音Shān Lǐ Zi英文名Root or bark of Turbestan Barberry别名刺黄柏、则热克出处出自《新疆中草药手册》。新疆农村、牧区用黑果小檗的果(山李子),治

  • 高良姜

    《中国药典》:高良姜药材名称高良姜拼音Gāo Liánɡ Jiānɡ英文名RHIZOMA ALPINIAE OFFICINARUM别名风姜、小良姜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

  • 赤芍

    《中国药典》:赤芍药材名称赤芍拼音Chì Sháo英文名RADIX PAEONIAE RUBRA别名山芍药、草芍药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

  • 鸭脚板草

    《中药大辞典》:鸭脚板草药材名称鸭脚板草拼音Yā Jiǎo Bǎn Cǎo别名辣子草、野芹菜(《分类草药性》)。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毛莨科植物扬子毛茛的全草。春、夏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遍体被白

  • 油柑根

    《中药大辞典》:油柑根药材名称油柑根拼音Yóu Gān Gēn别名余甘子根(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柑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

  • 蚍子草

    药材名称蚍子草拼音Pí Zǐ Cǎo别名四川山蚂蝗、红土子草、路边青来源豆科蚍子草Desmodium szechuanense (Craib) A. K. Schindl.,以根皮入药。生境

  • 苒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苒苒草药材名称苒苒草拼音Rǎn Rǎn Cǎo别名粉绿铁线莲、灰绿铁线莲、黄花铁线莲、透骨草来源毛茛科苒苒草Clematis glauca Will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

  • 水团花根

    《中药大辞典》:水团花根药材名称水团花根拼音Shuǐ Tuán Huā Gēn出处《泉州本草》来源茜草科植物水团花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团花"条。化学成分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