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慈姑叶

慈姑叶

《中药大辞典》:慈姑叶

药材名称慈姑叶

拼音Cí Gū Yè

出处《纲目》

来源泽泻科植物慈姑叶片

性味①《本草图经》:"味甘微苦,寒,无毒。"

②《重庆草药》:"(全株)辛辣,有小毒。"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治疮肿,丹毒,恶疮。

①《日华子本草》:"研敷蛇虫咬。"

②《本草图经》:"涂效诸恶疮肿及小儿游瘤丹毒。"

③《纲目》:"调蚌粉涂瘙疿。"

④《重庆草药》:"(全株)解毒消肿,治鱼口,兼能治粪毒。"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慈姑叶

药材名称慈姑叶

拼音Cí Gū Yè

英文名leaf of Oldworld Arrowhead

别名剪刀草、密州剪刀草、水慈姑慈姑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泽泻科植物慈姑或野慈姑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agittaria trifolia L. var. sinensis(Sims) Makino [Sagittaria sagittifolia L. f. sinensis (sims) Makino;S.sinensis Sims;S.sagittifolia arct. Non L.;S.trifolia L. var. edulis(Sieb. Ex miq.)Ohui ]2.Sagittaria trifolkiaL.[S.sagittifolia L.var. angustifolia Sieb.;S.trifolia L.var.angustefolia(Sieb.)Kitagawa]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1.慈姑,多年生直立水生草本。有纤匐枝,枝端膨大成球茎。叶具长柄,长20-40cm;叶形变化极大,通常为戟形,宽大,连基部裂片长5-40cm,宽0.4-13cm,先端圆钝,基部裂片短,与叶片等长或较长,多少向两侧开展。花葶同圆锥花序长20-60cm;花3-5朵为1轮,单性,下部3-4轮为雌花,具短梗,上部多轮为雄花,具细长花梗;苞片披针形;外轮花被片3,萼片状,卵形,先端钝;内轮花被片3,花瓣状,白色,基部常有紫斑;雄蕊多枚;心皮多数,密集成球形。瘦果斜倒卵形,直径4-5mm,背腹两面有翅;种子褐色,具小凸起。花期8-10月。

2.野慈姑,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根茎横生,末端膨大或否。叶柄基部渐宽,鞘状,边缘膜质;挺水叶箭形,叶片长短、宽窄变异很大,通常顶裂片短于侧裂片,比值为1:1.2-1:1.5,有时侧裂片更长,顶裂片与侧裂片之间缢缩,或否。花葶直立,挺水,高(15-)20-70cm。花序总状或圆锥状,长5-20cm,分枝1-2枚,具花多轮,每轮2-3花,苞片3枚;花单性;花被片反折,外轮花被片椭圆形或广卵形,内轮花被片白色或淡黄色;雌花1-3轮,心皮多数,两侧压扁;雄花多轮,雄蕊多数,花丝长短不一,通常外轮短,向里渐长。瘦果倒卵形,具翅,背翅多少不整齐。种子褐色。花、果期5-10月。1.慈姑,多年生直立水生草本。有纤匐枝,枝端膨大成球茎。叶具长柄,长20-40cm;叶形变化极大,通常为戟形,宽大,连基部裂片长5-40cm,宽0.4-13cm,先端圆钝,基部裂片短,与叶片等长或较长,多少向两侧开展。花葶同圆锥花序长20-60cm;花3-5朵为1轮,单性,下部3-4轮为雌花,具短梗,上部多轮为雄花,具细长花梗;苞片披针形;外轮花被片3,萼片状,卵形,先端钝;内轮花被片3,花瓣状,白色,基部常有紫斑;雄蕊多枚;心皮多数,密集成球形。瘦果斜倒卵形,直径4-5mm,背腹两面有翅;种子褐色,具小凸起。花期8-10月。

2.野慈姑,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根茎横生,末端膨大或否。叶柄基部渐宽,鞘状,边缘膜质;挺水叶箭形,叶片长短、宽窄变异很大,通常顶裂片短于侧裂片,比值为1:1.2-1:1.5,有时侧裂片更长,顶裂片与侧裂片之间缢缩,或否。花葶直立,挺水,高(15-)20-70cm。花序总状或圆锥状,长5-20cm,分枝1-2枚,具花多轮,每轮2-3花,苞片3枚;花单性;花被片反折,外轮花被片椭圆形或广卵形,内轮花被片白色或淡黄色;雌花1-3轮,心皮多数,两侧压扁;雄花多轮,雄蕊多数,花丝长短不一,通常外轮短,向里渐长。瘦果倒卵形,具翅,背翅多少不整齐。种子褐色。花、果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沼泽、水塘,常栽培于水田。

2.生于湖泊、池塘、沼泽、水田等水域。

资源分布:1.分布于南方各地。

2.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南及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慈姑全草含慈姑醇(sagittarol)

药理作用消肿,解毒

性味味苦;微辛;性寒

归经心;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利水消肿。主咽喉肿痛;黄疸;水肿;恶疮肿毒;丹毒;瘰疬;湿疹;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捣汁。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注意不宜久敷

各家论述1.《日华子本草》:研敷蛇虫咬。

2.《本草图经》:涂敷诸恶疮肿及小儿游瘤丹毒。

3.《纲目》:调蚌粉涂瘙痱。

4.《重庆草药》:(全株)解毒消肿,治鱼口,兼能治粪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土砂仁

    药材名称土砂仁拼音Tǔ Shā Rén出处《中药志》来源为姜科植物和山姜的果实或种子。秋季采,阴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山姜"条。生境分部产福建、广东等地。性状干燥果实阔椭

  • 茅莓

    《全国中草药汇编》:茅莓药材名称茅莓拼音Máo Méi别名蛇泡簕、三月泡、红梅消、虎波草、薅秧藨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茅莓Rubus parvifolius.,以根或茎、叶入药。秋

  • 凤尾茶

    《中药大辞典》:凤尾茶药材名称凤尾茶拼音Fènɡ Wěi Chá别名野山茶、小山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云松茶、小香茶、小松毛茶、锈山茶、牙刷草(《云南中草药》)。出处《昆明民

  • 细叶鼠曲草

    药材名称细叶鼠曲草拼音Xì Yè Shǔ Qǔ Cǎo别名天青地白草、磨地莲、小火草来源菊科鼠曲草属植物细叶鼠曲草Gnaphalium japonicum Thunb.的全草。夏秋

  • 野火球

    药材名称野火球拼音Yé Huǒ Qiú英文名all-grass of Wild Clover别名野车轴草、豆参、也火球、野火萩。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一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野火球的全

  • 鱼草

    《中药大辞典》:鱼草药材名称鱼草拼音Yú Cǎo别名车轴藻(《中国植物图鉴》)。出处《山西医药》7:6~9,1972来源为轮藻科植物脆轮藻的全草。原形态水生绿色藻类,高10~50厘米,以分叉

  • 红蒿枝

    《中药大辞典》:红蒿枝药材名称红蒿枝拼音Hónɡ Hāo Zhī别名小红蒿(《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杯菊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一年生直

  • 黄唇鱼心

    药材名称黄唇鱼心拼音Huánɡ Chún Yú Xīn来源药材基源:为石首鱼科动物黄唇鱼的心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haba flovolabiata ( Lin).采收和储藏:捕后,剖腹,取出心

  • 水蔗草

    《中药大辞典》:水蔗草药材名称水蔗草拼音Shuǐ Zhè Cǎo别名假雀麦、丝线草、糯米草出处《广州植物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水蔗草的根或茎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2米。秆直立或攀援状,多

  • 仙人杖

    《中药大辞典》:仙人杖药材名称仙人杖拼音Xiān Rén Zhànɡ别名退秧竹(《岭南采药录》),瘪竹(《药材资料汇编》)。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及苦竹等枯死的幼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