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栎叶槲蕨

栎叶槲蕨

药材名称栎叶槲蕨

拼音Lì Yè Hú Jué

别名树上槲蕨、树骨碎补

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槲蕨科植物栎叶槲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naria quercifolia (L.)J.Smith[Polypodium quercifolium L.]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用刀削去表皮鳞毛后,洗 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约150cm。根茎肉质,横生,粗约2cm,幼嫩顶部密被深棕色、披针形鳞片,顶呈钻形,基部阔卵形,盾状着生,边缘有细密的小齿。叶二型;营养叶厚革质,坚硬,棕色,阔卵形,长达30cm,宽约25cm,基部心脏形而有耳,无柄,边缘深裂;裂片长圆状三角形,长2-5cm,宽1.5-5cm,先端钝圆,两面无毛,全缘;侧脉两面均隆起,上部的斜上,中部的平展,下部的向下反折或弧形,侧脉与横脉相连,小脉连结成伸长的网眼;孢子叶薄革质,坚硬,两面无毛,长圆形,长达100cm,宽约40cm,羽状深裂在叶轴两侧形成狭翅;羽片阔披针形,长约20cm,宽3-4cm,先端渐尖,基部稍扩大,全缘而有软骨质的边,略斜向上;叶轴棕色,中脉禾秆色,基部下面有腺体,侧脉明显斜展,横脉在侧脉间构成5-6行斜四方形大网眼,网眼内的小脉结成许多小网眼。孢子囊群圆形至椭圆形,在每对侧脉之间有2行,每个大网眼内有2个,大小不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缘、路旁的老树干上或季雨林的树干上及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等地区。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呈扁平长条形。表面棕色,密生鳞片,鳞片卵圆形,具长钻头,有锯齿,基部质状着生。两侧及上面有圆形叶柄痕,下面有细根。质轻脆,易折断。断面可见多数黄色点状分体中柱。排列成环。气微,味微苦。

性味苦;性温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补肾续骨,活血止血。。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腰膝痛;筋脉拘挛;肾虚耳鸣;牙痛;尿多;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敷。

各家论述《海南植物志》:功效同槲蕨(骨碎补)。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佛手花

    《中药大辞典》:佛手花药材名称佛手花拼音Fó Shǒu Huā别名佛柑花(《四川中药志》)。出处《随息居饮食谱》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花朵和花蕾。于早晨日出前疏花时采收,或拾取落花,晒干或炕

  • 马草

    药材名称马草拼音Mǎ Cǎo别名烂衣草(《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皱叶狗尾草的全草。秋后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秆直立,基部有时扩张。叶片椭圆形至矩圆形,有强皱

  • 糯稻根须

    药材名称糯稻根须拼音Nuò Dào Gēn Xū别名稻根须(《药材资料汇编》),糯稻根(《江苏植药志》)。出处《本草再新》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根茎及根。稻子收割后采挖。除去

  • 猫骨

    药材名称猫骨拼音Māo Gǔ别名家猫来源食肉目猫科猫Felis ocreata domestica Brisson,以骨骼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杀虫。治瘰疬,水肿,虫积。摘录《全

  • 桂花露

    《中药大辞典》:桂花露药材名称桂花露拼音Guì Huā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经蒸馏而得的液体。性味《纲目拾遗》:"味微苦。"功能主治疏肝

  • 长梗排草

    药材名称长梗排草拼音Chánɡ Gěnɡ Pái Cǎo别名长柄黄连花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长梗过路黄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longipes Hemsl.采收和储藏:

  • 赤腹松鼠

    药材名称赤腹松鼠拼音Chì Fù Sōnɡ Shǔ英文名Sciurus;Squirrel别名红腹松鼠、松鼠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松鼠科动物赤腹松鼠去内脏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红苕母子

    药材名称红苕母子拼音Hónɡ Tiáo Mǔ Zǐ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番薯"条。功能主治《四川中药志》:"

  • 竹节人参叶

    药材名称竹节人参叶拼音Zhú Jié Rén Shēn Yè英文名Panax japonicus C.A.Mey.别名野三七叶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 ja

  • 垂花香薷

    药材名称垂花香薷拼音Chuí Huā Xiānɡ Rú别名大黄药、大黑头草来源唇形科香薷属植物垂花香薷Elsholtzia penduliflora W. W. Smith,以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