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椴树根

椴树根

药材名称椴树根

拼音Duàn Shù Gēn

别名叶上果根、滚筒树根、家鹤儿。

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椴树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ilia tuan Szysz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泥土,切片晒干。

原形态椴树乔木,高20cm。树皮灰色,直裂,小枝近秃净,顶芽无毛或有微毛。叶互生;叶柄长3-5cm,近秃净;叶片卵圆形,长7-14cm,宽5.5-9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单侧心形或斜截形,上面无毛,下面初时有星状茸毛,以后变秃净,在脉腋有毛丛,干后灰色或褐绿色,边缘上半部有疏而小的齿突;侧脉6-7对。聚伞花序长8-13cm,无毛;花柄长7-9mm;苞片狭窄倒披针形,长10-16cm,宽1.5-2.5cm,无柄,先端钝,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通常无毛,下面有星状柔毛,下半部5-7cm与花序柄合生;萼片长圆状披针形,长5mm,被茸毛,内面有长茸毛;花瓣7-8mm;退化雄蕊长6-7mm;雄蕊长5mm;子房有毛,花柱长4-5mm。果实球形,宽8-10mm,无棱,有小突起,被星状茸毛。花期7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或山坡上阔叶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苦;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止咳。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久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浸酒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心叶荆芥

    《全国中草药汇编》:心叶荆芥药材名称心叶荆芥拼音Xīn Yè Jīnɡ Jiè别名假荆芥、山藿香、假苏、小荆芥、西藏土荆芥来源唇形科心叶荆芥Nepeta cataria L.,以全

  • 辽东栎

    药材名称辽东栎拼音Liáo Dōnɡ Lì别名青冈、杠木、小叶青冈、青冈柳、柴树来源壳斗科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以果实、壳斗、树皮、根皮入

  • 耳水苋

    《全国中草药汇编》:耳水苋药材名称耳水苋别名水旱莲来源千屈菜科耳水苋Ammannia auriculata Will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长江流域各地。功能主治治急、慢性膀胱炎,白带过多。用法用量

  • 干饧糟

    药材名称干饧糟拼音Gān Tánɡ Zāo别名干糖糟(《摘元方》)。出处《纲目》来源为制饴糖后所余之渣滓,经晒干而成。性味《纲目》:"甘,温,无毒。"功能主治《纲目》:&

  • 海州常山

    药材名称海州常山拼音Hǎi Zhōu Chánɡ Shān别名臭梧桐性味辛、苦、甘,凉。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用法用量为取其祛风湿之效。单用,或与稀莶草配伍,

  • 白檀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檀药材名称白檀拼音Bái Tán别名野荞面根、大撵药、地胡椒、乌子树来源山矾科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 (Thunb.) Miq.,以全株

  • 楠藤

    药材名称楠藤拼音Nán Ténɡ别名大茶根、大洋藤、玉叶金花、胶鸟藤、大白纸扇、火烧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楠藤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saenda erosa Champ.采收和储藏:

  • 鸭肫衣

    《中药大辞典》:鸭肫衣药材名称鸭肫衣拼音Yā Zhūn Yī别名鸭肫内皮(《本草求原》),鸭肫皮(《药材资料汇编》),鸭内金(《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砂囊的角质内壁。

  • 猬肉

    《中药大辞典》:猬肉药材名称猬肉拼音Wèi Ròu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刺猬皮"条。性味《纲目》:"甘,

  • 牛髓

    《中药大辞典》:牛髓药材名称牛髓拼音Niú Suǐ出处《本经》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髓。性味《别录》:"甘,温,无毒。"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