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水榕木根

水榕木根

药材名称水榕木根

拼音Shuǐ Rónɡ Mù Gēn

英文名bullock Syzygium

别名黑嘴蒲桃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黑嘴蒲桃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bullockii ( Hance) Merr et Perry.[Eugenia bullockii Hance]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泥土,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黑嘴蒲桃,灌木至小乔木,高达5m。嫩枝稍压扁,干后灰白色。叶对生;叶柄极短,近于无柄;叶片甘质,椭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4-12cm,宽2.5-5.5cm,先端渐尖,尖头钝,基部圆形或微心形,上面干后暗褐色,发亮,下面稍浅;羽状脉离边缘1-2mm处相结合成边脉。圆锥花序顶生,长2-4cm,多分枝,多花;花梗长1-2mm,花小;萼管倒圆锥形,长约4mm,萼齿波状;花瓣连成帽状体;雄蕊多数,花丝分离,长4-6mm;子房下位,花柱与雄蕊同长。果实椭圆形,长约1cm,宽达8mm。花期3-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平地次生林。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清热利湿;止血解毒。主风火牙痛;胃痛;风湿痹痛;湿热泄泻;肝炎;劳伤咳血;跌打伤痛;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果实补虚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檀根

    药材名称白檀根拼音Bái Tán Gēn别名砒霜子、蛤蟆涎(《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山矾科植物白檀的根。原形态落叶灌木或乔木。嫩枝和叶背通常疏生白色毛

  • 血余

    《中药大辞典》:血余药材名称血余拼音Xuè Yú别名发髭(《本经》),乱发(《金匮要略》)。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人的头发。收集人发,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后晒干。商品均加工成炭

  • 胡子七

    药材名称胡子七拼音Hú Zǐ Qī别名黑毛七、小山桃儿七、九百棒、九龙丹、鸳鸯七、猪毛七、红毛七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铁筷子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leborus Thibetanu

  • 丝瓜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丝瓜藤药材名称丝瓜藤拼音Sī Guā Ténɡ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 的藤。夏秋采收。性味甘,平。功能主治通经活络,止咳

  • 穿肠草

    药材名称穿肠草别名川肠草、屎瓜秧、甜瓜秧来源葫芦科穿肠草Cucumis melo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祛火败毒。主治痔疮肿毒,漏疮生管,脏毒滞热,流水刺痒。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

  • 桐皮

    药材名称桐皮拼音Tónɡ Pí别名白桐皮(《药性论》),水桐树皮(《濒湖集简方》),桐木皮(《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树皮。原形态①泡桐(《纲目》),又

  • 百味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味参药材名称百味参拼音Bǎi Wèi Shēn别名小棕皮来源百合科肺筋草属植物百味参Aletris lanuginosa Bur. et Franch.,以全草入药。秋

  • 山五味子根

    药材名称山五味子根拼音Shān Wǔ Wèi Zǐ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珍珠荚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um foetidum Wall. Var. ceanothoides

  • 松叶防风花

    药材名称松叶防风花拼音Sōnɡ Yè Fánɡ Fēnɡ Huā英文名Seseli yunnanensis Franch.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松叶西风芹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seli y

  • 鲻鱼

    《中药大辞典》:鲻鱼药材名称鲻鱼拼音Zī Yú别名子鱼(《纲目》),白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梭鱼(《脊椎动物分类学》)。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鲻科动物鲻鱼的肉。原形态体粗壮,呈圆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