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沙冬青

沙冬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冬青

药材名称沙冬青

拼音Shā Dōnɡ Qīnɡ

别名蒙古黄花木、蒙赫-哈尔加纳、冬青[内蒙古]

来源豆科黄花木属植物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Maxim.)Cheng f. [Piptanthus mongolicus Maxim. ex Komar.],以鲜茎、叶入药。随用随采。

性味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用于冻伤。

用法用量煎汤熏洗或熬成浓缩膏涂患处;配方可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痛。

注意只作外用,不可内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沙冬青

药材名称沙冬青

拼音Shā Dōnɡ Qīnɡ

出处《宁夏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沙冬青茎叶。随采随用。

原形态常绿灌木。小枝密生平贴短柔毛。掌状三出复叶,少有单叶;小叶菱状椭圆形或阔披针形,长2~3.8厘米,宽6~20毫米,先端急尖或钝,微凹、基部楔形,两面密生白色绵毛;叶柄长5~10毫米:托叶小,与叶柄连合而抱茎。总状花序顶生,花密生;苞片卵形,有白色短柔毛;萼筒状,疏生柔毛;花冠黄色。荚果扁平,长椭圆形,无毛。种子肾形。

生境分部生于沙丘、山坡、河边。分布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

毒性有毒。

功能主治煎汤熏洗冻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沙冬青

药材名称沙冬青

拼音Shā Dōnɡ Qīnɡ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Mongolian Ammopiptanthus

别名蒙古沙冬青、蒙古黄花木

出处出自《宁夏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科植物沙冬青或小沙冬青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Maxim.ex Kom.)Cheng f.[Piptanthus mongolicus Maxim.ex Kom.]2.Ammopiptanthus nanus (Popov)Cheng f.[Piptanthus nanus Popov]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沙冬青 常绿灌木,高1-2m。小枝密生平贴短柔毛;木质枝具暗褐色髓。叶为掌状三出复叶,少有单叶;叶柄长5-10mm,密生银白色短柔毛;托叶小,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与叶柄结合;小叶菱状椭圆形至宽披针形,长1.5-4cm,宽6-20mm,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楔形,两面密被银白色绒毛。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花8-12朵;苞片宽卵形,长5-6mm,被白色绒毛;花梗近无毛;萼筒钟形,齿三角形,有时2齿结合成1大齿;花冠黄色,旗瓣倒卵形,长20-22mm,翼瓣长于旗瓣,长圆形,爪长约为瓣片的1/4,龙骨瓣两片分离,耳长约1.5mm;雄蕊分离;子房具柄,无毛。荚果长圆形,扁,长5-8cm,宽 1.5-2cm,先端锐尖,无毛。种子2-5颗,圆肾形,径约6mm。花期4-5月,果期5-6月。

2.小沙冬青 常绿小灌木,高40-70cm。老枝粗达1.5cm,草褐色或黄绿色,木质部淡黄色;小枝被短柔毛,呈灰白色。托叶披针形,被短柔毛;叶为单叶,极少为三出复叶;小叶宽椭圆形、宽倒卵形或倒卵形,长2-2.5cm,宽1-2cm,先端锐尖,基部宽楔形或稍圆,具3主脉,两面密被短柔毛,呈灰绿色。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约10花,花梗长6-9mm,被短柔毛;萼筒钟形,齿三角状;花冠黄色;雄蕊分离。荚果长圆形,稍膨胀,有皱纹。种子1-5颗,肾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沙丘、山坡、河边。

2.生于砾石山坡、多砾石河床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

2.分布于新疆喀什地区。

化学成分沙冬青嫩枝和叶中含生物碱,叶中含右旋3a-羟基羽扇豆碱(3a-hydroxylupanine),7-3ˊ-二羟基-4ˊ-甲氧基异黄酮(7,3ˊ-dihydroxy-4ˊmethoxyisoflavone),4-甲氧基异黄酮-7-β-D-吡喃葡萄糖甙(4ˊ-methoxyisoflavone-7-β-D-glucopyranoside),右旋蒎立醇(pinitol),水杨酸(salicylic acid),7-羟基-4ˊ-甲氧基异黄酮(7-hydroxy-4ˊmethoxyisoflavone),左旋黄花木碱(piptanthine)。本品还含白藜芦醇(resveratrol),鹰爪豆碱(sparteine),右旋羽扇豆碱(lupanine),a-异鹰爪豆碱(a-isosparteine),黄花木碱,黄花木胺(piptamine),大豆素(daidzein),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3ˊ-羟基刺芒柄花素(3ˊ-hydroxyformononetin),6,4ˊ-二羟基-7-甲氧基异黄酮(kakkatin),芒柄花甙(ononin)。

药理作用沙冬青的乙醇提取物含白藜芦醇。20-200μg/ml的白藜芦醇能降低外-β-D-葡聚糖酶(以对硝基苯-β-D-吡喃葡聚糖苷为底物)的活性30%-80%。

性味辛;苦;温;有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散瘀。主冻疮,慢性风湿性关节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浓缩成膏涂患处。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羊须

    《中药大辞典》:羊须药材名称羊须拼音Yánɡ Xū出处《纲目》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的须。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功能主治①《纲目》:"治小儿口疮,蠼螋尿疮。&

  • 海州常山

    药材名称海州常山拼音Hǎi Zhōu Chánɡ Shān别名臭梧桐性味辛、苦、甘,凉。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用法用量为取其祛风湿之效。单用,或与稀莶草配伍,

  • 红椋子

    药材名称红椋子拼音Hónɡ Liá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红椋子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ida macrophylla (Wall.) Sojk [Cor- nus macrop

  • 青药

    药材名称青药拼音Qīnɡ Yào别名水白菊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青药的全草。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50厘米,上部被密毛。基生叶丛生,有长柄,叶片披针形或狭椭圆形

  • 梓树

    药材名称梓树拼音Zǐ Shù别名臭梧桐、黄金树、豇豆树、水桐、梓实、梓白皮来源紫葳科梓属植物梓树Catalpa ovata G. Don,以果实、树白皮和根白皮入药。秋季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

  • 满山红

    《中国药典》:满山红药材名称满山红拼音Mǎn Shān Hónɡ英文名FOLIUM RHODODENDRI DAURICI别名东北满山红、迎山红、靠山红、山崩子来源本品为杜鹃花科植物兴安杜鹃

  • 山姜花

    药材名称山姜花拼音Shān Jiānɡ Huā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姜科植物和山姜的花。性味《纲目》:"辛,温,无毒。"功能主治①《日华子本草》:"调中下气,消食,杀酒

  • 菖蒲叶

    药材名称菖蒲叶拼音Chānɡ Pú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叶。化学成分含挥发油0.25%,其中主要成分为β-细辛醚73.4%、细辛醚13.7%、石竹烯4.0%、

  • 五加皮

    《中国药典》:五加皮药材名称五加皮拼音Wǔ Jiā Pí英文名CORTEX ACANTHOPANACIS别名南五加皮、刺五加、刺五甲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

  • 蒒实

    药材名称蒒实拼音Shī Shí别名自然谷、禹余粮(张华《博物志》),师草实(《本草拾遗》),砂贡子(《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海药本草》来源为莎草科植物蒒草的果实。原形态蒒草(《海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