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淫羊藿根

淫羊藿根

《中药大辞典》:淫羊藿根

药材名称淫羊藿根

拼音Yín Yánɡ Huò Gēn

别名羊藿根(《分类草药性》)。

出处《纲目》

来源小檗科植物淫羊藿、心叶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根茎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淫羊藿"条。

化学成分淫羊藿根含去甲基淫羊藿甙。

功能主治治虚淋,白浊,白带,月经不调,小儿雀盲,痈疽成脓不溃。

《分类草药性》:"治男子虚淋,白浊,头眩;女人白带,经水不调;并治吼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研末为散。

复方①治小儿雀目,至暮无所见:仙灵脾根半两,晚蚕蛾半两(微炒),射干一分,甘草一分(炙微亦,锉)。捣细罗为散。用羊子肝一枚,切开,掺药二钱在内,以线系定,用黑豆一合,米泔一大盏,煮熟取出,分为二服,以汁下之。(《圣惠方》仙灵脾散)

②治痈疽成脓不溃:淫羊藿干根一两,水煎,调酒和红糖服。(《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淫羊藿根

药材名称淫羊藿根

拼音Yín Yánɡ Huò Gēn

英文名rhizome of Longspur Epimedium, rhizome of Shorthorned Epimedium, rhizome of Sagittate Epimedium, rhizome of Acuminate Epimedium

别名羊藿根、仙灵脾根。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尖叶淫羊藿E.Aacuminatum Franch.等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2.Epimedium sagittatum.3.Epimedium wushanense.4.Epimedium koreanum Nakai.5.Epimedium pubesens Maxim.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1.淫羊藿,多年生草本,高30-40cm。根茎,横走,直径3-5mm,质硬,生多数须根。茎直立,有棱,无毛,通常无基生叶。茎生叶2,生于茎顶;有长柄;二回三出复叶,小叶9,宽卵莆或近圆形,长3-7cm,宽2.5-6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深心形,边缘有刺齿,下面绿色,有光泽,无毛,下苍白色,疏生少数柔毛,两面网脉明显;顶生小叶基部裂片圆形,均等,两侧小叶基部裂片不对称,内侧圆形,外侧急尖。圆锥花序顶生,较狭,长10-35cm;花序轴及花梗有腺毛;花梗基部苞片卵状披针形,膜质;花白色直径1.5,20-50朵,花便长5-20mm;外萼片4,狭卵形,带暗绿色,长1-3mm,内萼片4,披针形,白色或淡黄色,长约Icm,宽2-4mm,花瓣4,小,距长2-3mm;雄蕊4,长3-4mm,花药长约2mm;雌蕊1,花柱长。蓇葖果长Icm,先端有喙。种子1-2颗,褐色。花期5-6月,果期 6-8月。

2.箭叶淫羊藿多年生常绿草本、高25-50cm。根茎短粗,略呈结节状,坚硬,外皮褐色,断面白色。茎有条棱,无毛。基生叶1-3mm,一回三出复叶;叶柄细,长4-18cm;茎生叶2,常生于茎顶,与基生叶同型;小叶革质,狭卵至披针形,长15-19cm,宽3-8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心形,箭簇形,两侧小叶基部呈不对称心形,浅裂,边缘生细刺毛,下面初无毛,后疏生单细胞短硬毛;顶生小叶基部裂片近圆形,均等,侧生小叶基部裂片不对称,内侧裂片较小,图形,外侧裂片较大,三角形,急尖。圆锥花序项生。挺直,花序轴及花梗通常无毛,有时被少数腺毛;花白色,直径约6mm,20-60朵花;花梗长约Icm;外轮萼片4,长圆状卵形,长3-4mm,宽1.5-2mm,带紫色,内轮萼片4,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约4mm,宽约2mm,先端急尖,白色;花瓣与内萼片近等长,棕黄色,有短距;雄蕊4,长约5mm,花药辩裂,长约3mm。蓇葖果长约lcm,有喙。种子肾状长圆形,长约4mm,深褐色。花期2-3月,果期5-6月。

3..巫山淫羊藿多年生常绿草本,高50-80cm。根茎结节状,质硬,表面被褐色鳞片,四周多须根。一回三出复叶,基生或茎生,具长柄;小叶3,小叶具柄。叶片革质,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9-23cm,宽1.8-4.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心形,边缘呈刺齿,顶生小叶基部具均等的圆形裂片,例生小叶基部的裂片偏斜,内侧裂片小,圆形,外侧裂片大,三角形,浙尖,下面被绵毛或秃净长茎具2枚对生叶。圆锥花序顶生,长15—30cm,偶达50cm,具多数花,花序轴无毛;花便疏被腺毛或无毛;花淡黄色,直径35cm;外萼片4,近圆形,长2-5mm,宽1.5-3mm,内萼片宽椭圆形,长3-15mm,宽1.5-8mm,先端钝;花瓣呈角状距,淡黄色,有时基部带紫色,长0.6-2mm;雄蕊长2—4mm;心皮斜圆柱状,有长花柱,含10-12颗胚珠。蓇葖果长约l.5cm。花期4-5月,果期6月。

4.朝鲜淫羊藿多年生草本,高20-40cm。根茎横走,长而硬,生多数须根。茎直立,稍上升,有棱,基部包有2-3枚近国形鳞片。基生叶通常无,稀有1-2,与茎近等长;茎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l枚,生于茎顶,有长柄,与茎连接处具关节;小叶9,小叶柄短于一回叶柄.小叶片卵形,花期长约5cm,宽约3cm,花后增大,长约10cm,宽约7cm,基部深心形,常歪斜,先端锐尖,边缘具制毛状微细锯齿,上面无毛,下面幼时被伏毛,其后毛渐脱落。总状花序比叶短,与茎叶对生于茎顶两侧,单一或由基部分歧,有长梗,具关节,无毛,基部具2枚小苞,顶生4—6朵花;小花梗长约Icm,花较大,直径2cm;萼片8,卵状技针形,长3-4mm,带淡紫色,外轮4片,较小,内轮4片,较大,长6-9mm;花瓣4.淡黄色或黄白色,近圆形,长7-8mm,先端尖;子房1室,花柱伸长,柱头头状。蓇葖果纺锤形,长约6mm(带花柱),2辩裂,小裂瓣脱落,大者宿存,内有6-8颗种子。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中旬,果期5月。

5.柔毛淫羊藿多年生草本,高动20-60cm。根茎短租,给节状,直径3-5mm。茎微具条棱,无毛或与叶柄相交接部有细柔毛。一回三出复叶,茎叶2片对生;小叶革质,卵形至披针形,长3-20cm宽2-8cm,先端短渐尖或渐尖,基部深或浅心形,裂片常圆形,边缘有刺齿,上面有光泽,下面密被灰色柔毛或卷柔毛,沿叶脉及叶柄处尤多。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轴及花梗有腺毛;花白色,直径lcm;花梗长五1-2cm;外萼片4,宽卵形,长2—3mm,带紫色,内萼片披针形,长5-7mm,宽1.5-3.5mm,白色,有数脉;花瓣小,短于内萼,长约2mm,束状;雄蕊长4mm,花药长约2mm。蓇葖果长圆形,先端有长喙。花期4-5月,果期5-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阴湿处或山谷林下。

2.生于山地、密林、岩石缝中、溪旁或阴处潮湿地。

3.生于溪边、沟谷。

4. 生于多明的林下或灌丛间,喜富含腐殖质并较湿润的土壤。

5.生于山坡、林下草丛中,喜阴湿地带。

资源分布:1.分布于内蒙古、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等地。

2.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3.分布于陕西、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4.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5.分布于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安微、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淫羊藿根含去甲基淫羊藿甙(Des-o-methyl-icariin)。

性味味辛;甘;性温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祛风除湿。主肾虚阳痿;小淋沥;喘咳;风湿痹痛

注意阴虚而相火易动者禁服。

复方①治小儿雀目,至暮无所见:仙灵脾根半两,晚蚕蛾半两(微炒),射干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锉)。捣细罗为散。用羊子肝一枚,切开,掺药二钱在内,以线系定,用黑豆一合,米泔一大盏,煮熟取出,分为二服,以汁下之。(《圣惠方》仙灵脾散)②治痈疽成脓不溃:淫羊藿干根一两,水煎,调酒和红糖服。(《福建中草药》)

各家论述《分类草药性》:治男子虚淋,白浊,头眩;女人白带,经水不调;治吼喘。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蚌兰花

    药材名称蚌兰花拼音Bànɡ Lán Huā英文名Oyster Rhoeo别名蚌花、紫万年青花、荷包兰、蚌兰衣、菱角花、红蚌兰花、州部队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紫万年青的花。拉

  • 对叶林根

    《中药大辞典》:对叶林根药材名称对叶林根拼音Duì Yè Lín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萝蘼科植物柔毛吊灯花的根。性味性寒,味辛。功能主治杀虫。驱蛔虫:对叶林根研末

  • 兰石草果

    《中药大辞典》:兰石草果药材名称兰石草果拼音Lán Shí Cǎo Guǒ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兰石草的果实。9~10月采摘。功能主治《西藏常用中草药》:"

  • 矮杨梅

    药材名称矮杨梅拼音ǎi Yánɡ Méi别名杨梅(《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杨梅科植物矮杨梅的根皮、茎皮或果实。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果实:夏季采摘,鲜用。原形态

  • 狼尾巴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狼尾巴蒿药材名称狼尾巴蒿拼音Lánɡ Wěi Bɑ Hāo别名熏倒牛、臭花椒、臭蒿、芭苾草来源牻牛苗儿科狼尾巴蒿Biebersteinia heterostemon Ma

  • 美舌藻

    药材名称美舌藻拼音Měi Shé Zǎo别名乌菜、鹧鸪菜、鲁地菜、岩头菜、蛔虫菜来源红叶藻科美舌藻属植物美舌藻Caloglossa leprieurii (Mont.)J. Ag.,以全草入

  • 屈头鸡根

    药材名称屈头鸡根拼音Qū Tóu Jī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菜科植物保亭槌果藤Capporis versicolor Griff.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peris versicolor

  • 棕树根

    药材名称棕树根拼音Zōnɡ Shù Gē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涩,

  • 毛冬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冬瓜药材名称毛冬瓜拼音Máo Dōnɡ Guā别名毛花羊桃、白毛桃、白羊桃、白藤梨、山蒲桃、毛卵、毛狗卵、白毛卵、生毛藤梨来源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毛花杨桃Actinid

  • 紫香薷

    药材名称紫香薷来源唇形科紫香薷Elsholtzia longidentata Sunine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发汗清暑,消肿利尿,健胃止呕。主治暑热感冒,水肿腹痛。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