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牛尾独活

牛尾独活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尾独活

药材名称牛尾独活

别名西大活

来源伞形科牛尾独活属植物牛尾独活Heracleum vicinum Boiss.的根。秋季采收,去茎叶和细根,洗净晒干。

性味辛、苦,微温。

归经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牛尾独活

药材名称牛尾独活

拼音Niú Wěi Dú Huó

英文名root of Hemsley cowparsnip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短毛独活独活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Heracleum moellendorffii Hance [H.microcarpum Franch.; H.morifolium Wolff]2.Heraclumbemsleyanum Diels

采收和储藏:栽后2-3年秋季挖取全根,去茎叶和细根,洗净,本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2m。全株被柔毛。根圆锥形,粗大,有分枝,灰共同色至灰棕色。茎直立,有棱槽,上部分枝开展,。基生叶叶柄长10-30cm;叶片轮廓宽卵形,三出式分裂,裂片5-7,宽卵形至近圆形,不规则的3-5裂,长5-16cm,宽7-14cm,裂片边缘具粗大的尖锐锯齿;茎上部叶形与基生叶相同,有显着扩展的叶鞘。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花序梗长4-15cm;总苞片5,线状披针形;伞辐12-35,不等长;小总苞片5-10,披针形;萼齿不显着;花瓣白色,二型;花柱基短圆锥形,花柱叉开。分生果长圆状倒卵形,先端凹陷,背部扁平,长6-9mm,宽5-7mm,有稀疏柔毛或近光滑,级棱和中棱线状突起,侧棱宽阔,每棱槽中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棒形,长度为分生果长度的1/2。花期7月,果期8-10月。

多年生草本,高1-1.5m。根圆柱形,有分枝,表面灰黄色。茎单一,粗壮,圆筒形,中空,有纵沟纹和沟槽。基生叶和茎下部叶三出式一至二回羽状分裂,有3-5裂片,被稀疏刺毛,龙以叶脉处较多,顶裂片广卵形,3裂,长8-13cm,两侧裂片近卵圆形,3浅裂,边缘有楔形锯齿;茎上部叶卵形,3浅裂至3深裂,长3-8cm,宽8-10cm,边缘有不整齐锯齿。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花序梗长22-30cm;总苞片3-5,长披针形;伞辐16-18,长2-7cm;小总苞片5-8,线状披针形,被柔毛;小伞形花序有花约20朵;萼齿不明显;花瓣白色,二型;花柱基短圆锥状,花柱较短,柱头头状。双悬果近圆形,长6-7mm,宽约5mm,背棱和中棱丝线形,侧棱翅状,每棱槽中有油管1,长约为分生果长度的1/2或稍超过,合生面有油管2。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阴湿山坡、林下、沟旁、林缘或草甸子。生于山坡、阴湿的灌丛、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分布于四川、湖北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凉爽湿润气候。宜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温度较大的山区栽培,在低暖平坝、丘陵亦可生长,但难越夏。以土层深厚、肥活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栽种较好,不宜在瘠薄、粘重的土地上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和根芽繁殖。种子繁殖:秋播在9-10月,春播在3-4月,每1hm2播种量37.5-45kg。穴播,行穴距各30-33cm,挖穴深约7cm,每穴播各子10颗,播后覆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根芽繁殖:在春季末出苗前,挖出母株,切下带芽的根头,穴栽,每穴放根头1-2个,穴间距离4.5cm×4.5cm,覆土至根芽上约3cm,稍压实表土后,浇水。

田间管理 苗高9-13cm时,间苗,每裕卵苗2-3株,结合松土除草,并根据肥源情况,可追施人畜粪水、厩肥、土杂肥、火灰或硫酸铵、过磷酸钙等。

病虫害防治 蚜虫、红蜘蛛、食心虫为害。

性状性状鉴别 (1)短毛独活根长圆锥形,长30-80cm;根茎近圆柱形,稍喜大,直径1-3cm,顶端有残留和棕黄色叶鞘,周围有密集而粗糙的五状叶痕及环纹,表面灰黄色至棕色。根多分支或单一,稍弯曲,直径可达2cm,表面灰白以、浅灰棕色或灰棕色,有时上端有密集的细环纹,中下部具不规则皱缩沟纹,质坚韧,折断面不平整,皮部黄白色,略显粉性,散在深黄色油点,有裂隙,可邮棕色环(形成层),内心淡黄色,显菊花纹理。香气特异,味微苦麻。

(2)独活与短毛独活相似,但根多单枝,稍短小,长30-45cm,直径1-1.5cm。

显微鉴别 短毛独活根横切面:木栓层由4-8列木栓细胞组成。韧皮部宽广,约占根部半径的2/3,散在数列径向分布鞋的油管;外侧油管排列较散乱,内侧靠形成层1-2列油管排列成轮,每轮有油管11-26个,油管直径25-75μm,油管周围分泌细胞7-12个,内含黄色泌细胞7-12个,内含共同色油滴。韧皮射线明显,宽2-4列细胞,自中部向外糨曲,韧皮薄壁细胞类圆形,外侧多裂隙,木质部发达略呈偏心形,导管多而大,一般直径约为50μm,纤维细胞直径10-18μm,多为单个散在,呈施射状排列;木纤维束散在于木质部,纤维否长75-115μm,纤维细胞直径10-18μm,壁厚3-6μm,胞腔小,木射线由1-3列细胞组成。

粉末特征:短毛独活粉末黄白色。①油管多破碎,横断面呈黄棕以分泌物环,完整者直径12-75μm,纵断面观黄桂冠色油管,分泌物渗出叶黄色棕色带,分泌细胞不清;油管旁有纤维,壁厚3-8μm,受苦3-6μm,纹孔较密,木化。②导管网纹,直径45-118μm,网孔线形,常多个导管并列,导管旁常有纤维排列,纤维壁厚3-6μm,木化,胞腔线形,纹孔较密。③纤维直径10-17μm,胞腔较壁稍窄,胞受苦中纹孔针尖状。④木栓细胞棕色,表面观呈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直径12-65μm。薄壁细胞无色,呈类圆形或长方形,大小不一。

化学成分根含呋喃香豆精类:白芷素(angelicin)、佛手柑内酯(bergapten)、异香柠檬内酯、茴芹素 (pimpinellin )、异茴芹素、花椒毒素(xanthotoxin)。

同属植物永宁独活根含香豆精类物质,茴芹香豆精(pimpinellin),白牙齿素(angelicin),异香柑内酯(isobergapten),牛防风素(sphondin),香柑内酯(bergapten),6-异戊烯氧基异香柑内酯(6-isopentenyloxyisobergapten),异茴芹香豆精(isopimpinelolin),硬脂酸)(6-isopentenyloxyisobergapten),异茴芹香豆精(isopimpinellin),硬脂酸(stearic acid),蜂花酸(melissic acid)(三十一酸),β-谷甾醇(β-sitosterol)[3]。

性味味辛;苦;微温

归经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主感冒;头痛;牙痛;风寒湿痹;腰膝疼痛;鹤膝风;痈疡温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外用:捣敷。

注意阴虚火旺者慎服。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味辛苦,性微温,有祛风止痛的功能。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痛及痈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鼋甲

    《中药大辞典》:鼋甲药材名称鼋甲拼音Yuán Jiǎ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鳖科动物鼋的甲壳。原形态鼋,又名:绿团鱼、癞头鼋。为鳖类中之大型者,体长一般为26~72厘米。吻端很短;背甲近圆形,

  • 柘木

    《中药大辞典》:柘木药材名称柘木拼音Zhè Mù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桑科植物柘树的木材。原形态柘树(《救荒本草》),又名:柘(《诗经》),柘桑(《淮南子》高诱注),文章树(《清异

  • 一把篾

    药材名称一把篾拼音Yì Bǎ Miè别名乌蔹莓,嘿吗野(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葡萄科植物一把篾的根或藤。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常绿藤本,有卷须。茎藤棕黑色,表面有

  • 奇林翠雀

    《全国中草药汇编》:奇林翠雀药材名称奇林翠雀拼音Qí Lín Cuì Què别名奇林飞燕草、德木萨[藏名]来源毛茛科奇林翠雀Delphinium candela

  • 金丝梅

    药材名称金丝梅拼音Jīn Sī Méi别名金丝桃、猪拇柳、土连翘、芒种花、黄花香、山栀子、打破碗花、过路黄、大叶黄、大田边黄、黄木、金香、端午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金丝梅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

  • 五齿剑

    药材名称五齿剑拼音Wǔ Chǐ Jiàn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栗柄凤尾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s plumbea Christ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陆生蕨类

  • 穗花杉种子

    药材名称穗花杉种子拼音Suì Huā Shān Zhǒnɡ Zi别名硬壳虫、杉枣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豆杉科植物穗花杉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entotaxus argotaenia (Hance

  • 黄芽白菜

    《中药大辞典》:黄芽白菜药材名称黄芽白菜拼音Huánɡ Yá Bái Cài别名黄芽菜(《咸淳临安志》),黄矮菜、花交菜(《戒庵漫笔》),大白菜、结球白菜(《广

  • 茄根

    《中药大辞典》:茄根药材名称茄根拼音Qié Gēn别名茄母(《摘元方》)。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茄科植物茄的根和茎。9~10月间,全植物枯萎时连根拔起,除去干叶,洗净泥土,晒干。生境分部我国

  • 水芙蓉

    《中药大辞典》:水芙蓉药材名称水芙蓉拼音Shuǐ Fú Rónɡ别名麻雀草(《岭南大学校园植物名录》),水管筒、三叉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水薄荷、软骨倒水莲(《广东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