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白叶藤

白叶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叶藤

药材名称白叶藤

别名红藤仔、飞扬藤、胱皮藤、红丝线、扛棺回[海南]

来源萝藦科白叶藤属植物白叶藤Crytolepis sinensis (Lour.) Merr.,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晒干。

性味甘、淡,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血。用于肺结核咯血,肺热咯血,胃出血,毒蛇咬伤,疮毒溃疡,疥疮,跌打刀伤。

用法用量鲜品3~5钱;外用鲜品捣烂外敷。

备注(1)服用本品过量,能产生腹痛等副作用。

(2)海南的扛棺回原植物除白叶藤外,尚有同科植物扒地蜈蚣Tylophora renchangii Tsiang及景天科植物伽蓝菜Kalanchoe laciniata (L.) DC.。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白叶藤

药材名称白叶藤

拼音Bái Yè Ténɡ

别名铁边、蜈蚣草、篱尾蛇、藤羊角扭、母乳藤、对面笑、红藤仔、鸟仔藤、淋汁藤、飞杨藤、牛蹄藤、脱皮藤、扛棺回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萝藦科植物白叶藤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yptolepis sinensis(Lour.) Merr [Per-gularia sinensis Lou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木质藤本。全株具乳汁;小枝通常红褐色,无毛。叶对生;叶柄长5-7mm;叶片长圆形,长1.5-6cm,宽0.8-2.5cm,两端圆形,先端具小尖头,上面深绿色,下面苍白色,无毛;侧脉每边5-9条。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比叶长;花蕾长圆形,先端尾状渐尖;花萼5裂,内面基部有10个腺体;花冠淡黄色,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比花冠筒长2倍,向右覆盖,先端旋转;副花冠裂片卵圆形,着生于花冠筒内面;花粉器匙形,粘于柱头上;心皮离生,花柱短,柱头宽圆锥状。雄蕊5。蓇葖果长披针形,长达12.5cm,直径0.6-0.8cm。种子先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4-9月,果期6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地灌林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甘;性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散瘀止痛。主肺热咳血;肺痨咯血;胃出血;痈肿;疮毒;跌打刀伤;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9-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的功能。用于肺热咳血、胃溃疡出血等症;外用治跌打刀伤、疮疥和毒虫、蛇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地精草

    药材名称地精草拼音Dì Jīnɡ Cǎo别名筋骨菜(《峨嵋药植》),单背叶、青姑草、金缠菜(《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抽筋草、被单草、滇繁缕(《云南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石竹科植物

  • 短冠草

    药材名称短冠草拼音Duǎn Guàn Cǎo别名小伸筋草来源玄参科短冠草Sopubia trifida Buch.-Ha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功

  • 鸭儿芹

    《全国中草药汇编》:鸭儿芹药材名称鸭儿芹拼音Yā ér Qín别名鸭脚板、鹅脚板来源伞形科鸭儿芹属植物鸭儿芹Cryptotaenia joponica Hassk.,以全草入药。夏

  • 旋花根

    《中药大辞典》:旋花根药材名称旋花根拼音Xuán Huā Gēn别名筋根(《本经》),续筋根(《本草图经》),旋蒚草根(《救急方》)。出处《本经》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篱天剑的根。3月或9月采,晒

  • 三叶鬼针草

    药材名称三叶鬼针草拼音Sān Yè Guǐ Zhēn Cǎo英文名Herba Bidentis Pilosae别名鬼针草来源为菊科植物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的全草。夏、秋

  • 鳝鱼血

    《中药大辞典》:鳝鱼血药材名称鳝鱼血拼音Shàn Yú Xu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鳝科动物黄鳝的血。性味①《本草汇言》:"味咸甘,气平,无毒。"②《

  • 小距紫堇

    药材名称小距紫堇拼音Xiǎo Jù Zǐ Jǐn英文名all-grass of Appendiculate corydalis别名小草乌、雪上一枝蒿。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来源药材基源

  • 蚕蛹

    《全国中草药汇编》:蚕蛹药材名称蚕蛹拼音Cán Yǒnɡ别名茧蛹来源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家蚕Bombyx mori L.;柞蚕Antheraea pernyi,以蛹入药。生境分部养蚕地区。化学

  • 鸬鹚涎

    《中药大辞典》:鸬鹚涎药材名称鸬鹚涎拼音Lú Cí Xiá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鸬鹚科动物鸬鹚的口涎。功能主治治百日咳。复方①治肾咳,俗呼顿呛,从小腹下逆上而咳,连嗽数

  • 黄石脂

    药材名称黄石脂拼音Huánɡ Shí Zhī别名黄符出处黄石脂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1.《吴普本草》云:“或生嵩山(今河南登封县北),色如豚脑、雁(《别录》作‘鹰’,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