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白马骨根

白马骨根

药材名称白马骨根

拼音Bái Mǎ Gǔ Gēn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茜草科植物马骨六月雪。夏、秋采收根部,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马骨"条。

性味《草木便方》:"凉。"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利湿。治偏正头痛。牙痛,喉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白带,白蚀。

①《宁乡县志》:"根:煮鸡子,可治齿痛。"

②《草木便方》:"祛风毒,除风热,清利头目。治偏、正头痛,牙、喉痛,胸膈虚热。"

③《江西民间草药》:"治湿热黄疸,小儿疳积,肚大青筋,目中起翳,咳嗽痰中带血,妇人产后寒热,尿血,湿热脚气。"

④《泉州本草》:"治眉棱骨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

复方①治齿痛:路边荆根一至二两。水煎去渣,打鸭蛋二枚,同煎服。(《中医药实验研究》)

②治湿热黄疸:白马骨根一两,小金钱草(天胡荽)一两。水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

③治肠风,脏毒便血:路边荆根一至二两。以猪大肠半斤炖汤,以汤煎药服。

④治妇人白带:路边荆根一至二两。以猪精肉二、三两煎汤,以汤煎药服。

⑤治白浊:路边荆根一至二两。米泔水煎服。(③方以下出《中医药实验研究》)

⑥治小儿疳积、肚大青筋、目中起翳:白马骨根五至七钱,猪肝二两。蒸汤,食肝及汤。

⑦治咳嗽痰中带血:白马骨根-至二两,用瘦猪肉二两炖汤,以汤煎药服。

⑧治历节风:白马骨根二至三两。用猪蹄-只煎汤,以汤煎药服。(⑥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

⑨治瘰疬:路边荆根一至二两。水煎服,每日一剂,久服有效。(《中医药实验研究》)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山矾叶

    《中药大辞典》:山矾叶药材名称山矾叶拼音Shān Fán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山矾科植物山矾的叶。原形态山矾(《纲目》),又名:郑花(《山谷内集》),芸香、柘花、春桂、七里香、玚

  • 碎兰花根

    药材名称碎兰花根拼音Suì Lán Huā Gēn别名癞疙宝草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细锥香茶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coetsa(Buch.Ham.ex D.Don)Har

  • 由跋

    药材名称由跋拼音Yóu Bá别名小南星(《植物名实图考》)。出处《别录》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由跋的块茎。夏季采挖,去掉残茎、须根及外皮,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80厘米。地下块茎

  • 华南桦

    药材名称华南桦拼音Huá Nán Huà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华南桦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tula austro-sinensis Chun ex P.C.Li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

  • 大叶千里光

    药材名称大叶千里光别名松筋藤、滇南千里光来源菊科大叶千里光Senecio hoi Dunn,以藤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性味辛、微苦,微温。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风除湿。主治风湿痹痛,肌腱挛缩,小儿

  • 厚叶沿阶草

    药材名称厚叶沿阶草别名达山来源百合科厚叶沿阶草Ophiopogon jaburan (Kunth) Lodd.,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辛,微温。功能主治活血通络,祛风除湿。主治风湿痹痛,瘫痪,

  • 大草蔻

    《中药大辞典》:大草蔻药材名称大草蔻拼音Dà Cǎo Kòu英文名Beautiful Galangal Fruit别名土砂仁、假砂仁来源为姜科植物艳山姜的果实。果实熟时采摘,晒干或

  • 岩节连

    《中药大辞典》:岩节连药材名称岩节连拼音Yán Jié Liá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蕨叶人字果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褐色,有多数须根。叶基生,

  • 厓花子

    药材名称厓花子拼音Yá Huā Zǐ别名海金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接骨丹、粘子柴、野黄栀、山枝木(金华《常用中草药单力验方选编》),山海桐(《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

  • 朴树叶

    《中药大辞典》:朴树叶药材名称朴树叶拼音Pò Shù Yè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榆科植物朴树的叶片。功能主治叶汁,治漆疮。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朴树叶药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