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秘鲁香胶

秘鲁香胶

《中药大辞典》:秘鲁香胶

药材名称秘鲁香胶

拼音Bì Lǔ Xiānɡ Jiāo

别名拔尔撒摩(《纲目拾遗》),百露拔尔撒摩(《植物学大辞典》)。

出处《药用植物学》

来源为豆科植物秘鲁香胶树树脂。通常在冬季采集。采集时用棒击伤树身,使内部组织损伤而产生香树脂道,然后将伤部木栓层除去长约30厘米,宽约15厘米,数日后香树脂即行渗出,通常以布吸取。约隔七日,再以火熏之,即可渗出多量香树脂。最后,除去枫皮,使木质部露出,用同法采收,则该部香树脂于一个半月内完全渗出。以后再于伤口上部如前处理。将吸取香树脂的布片放于水中煮沸与绞压,则香树脂沉入水底,除去水分与杂质即得。

原形态乔木,高达30米。幼枝的皮部有树脂道,但早脱落,树干则全无树脂道。单数羽状复叶,小叶9~13,椭圆形,先端渐尖,全缘。总状花序腋生;花白色。荚果黄色。

生境分部分布美洲中部太平洋沿岸萨尔瓦多及洪都拉斯的森林地带。

性状为浓厚的油状体,褐赤色乃至暗褐色,薄层则透明,呈红棕色,无粘着性及牵丝性。香气似香荚醛。味初无而后苦辛。呈酸性反应。比重为1.135~1.160。

化学成分含苯甲酸苄南和桂皮酸苄酯56~70%,树脂约28%,游离桂皮酸10%。树脂为苯甲酸和桂皮酸的酯类。挥发油含多量橙花叔醇。

药理作用本品所含之油有消毒作用,油树脂部分能促进组织修复,树脂还有局部保护而减轻炎症的作用,因而可用于皮肤、粘膜的慢性炎症(如慢性支气管炎);并能促进溃疡,创伤的愈合(与蓖麻油混合作敷料应用于创面)。还可治疗某些皮肤的真菌感染,也有局部应用或内服(乳剂)治疗结核者(皮肤或喉结核)。内服之效果可疑,局部应用有时有些刺激性。体外试验,对阴道毛滴虫有些作用。所含的桂皮酸及其衍化物的单季铵盐有箭毒样作用。

功能主治①《坤舆图说》:"敷诸伤损,涂痘不瘢。"

②徐·赵《生药学》:"内服(0.2~1毫升)为杀菌剂及祛痰剂,外用为皮肤杀虫剂,对疥疮、钱癣效用尤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秘鲁香胶

药材名称秘鲁香胶

拼音Bì Lǔ Xiānɡ Jiāo

英文名Peru Smelling Glue

别名拔尔撒摩、秘鲁香、秘鲁香脂。

出处出自《药用植物学》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秘鲁香胶树的树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oxylon pereirae(Royle)Klotzsch

采收和储藏:通常在冬季采集。采集时用棒击伤树干,使内部组织损伤而产生香树脂道,然后将木栓层除去长约30cm,宽约15cm,数日后香树脂即渗出,以布吸取。1星期后再以火熏之,即可渗出多量香树脂。最后,除去树皮,使本质部露出,用同法采收,则该部香树脂于一个半月内完全渗出。以后再于伤口上部如前法采收。将收取香树脂的布片放于水中煮沸并绞压,则香树脂沉入水底,除去水分与杂质即得。

原形态秘鲁香胶树 乔木,高在30m。幼枝的皮部有树脂道,但早脱灌,树干则全无树脂道。叶互生,有柄;奇数羽状复叶,小叶9-13,顶生小叶有明显的柄,侧生小叶具短柄,叶片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全缘;侧脉明显。总状花序腑生,有花多朵,花白色。荚果有柄,近长圆形,黄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我国台湾有引进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美洲中部太平洋沿岸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期的森林地带。

性状为浓厚的油状体,褐赤色乃至暗褐色,薄层则透明,呈红棕色,无粘着性及牵丝性。香气似香荚醛。味初无而后苦辛。呈酸性反应。比重为1.135-1.16O。

化学成分树脂中含苯甲酸苄酯(benzyl benzoate),桂皮酸苄酯(benzyl cinnamate)及桂皮酸(cinnamic acid)。油中含橙花叔醇(nerolidol)。树干软材含消旋7-羟基-4'-甲氧基异黄烷酮(7-hydroxy-4'-methoxyisoflavanone),消旋7,3'-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烷酮(7,3'-dihydroxy-4'-methoxyisoflavanone),2-(2',4'-二羟基苯基)5,6-二甲氧基苯并呋喃[2-(2',4'-dihydroxyphenyl)-5,6-dimethoxybenzofuran],卡布留文(cabreuvin),阿佛洛莫生(afrormosin),谷甾醇(sitosterol),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3’-羟基刺芒柄花素(3'-hydroxyformononetin),3’-羟基-8-O-甲基雷土生(3’-hydroxy-8-O-methylretusin),右旋去甲基高紫檀素(demethylhomopterocarpin),3-羟基-9-甲氧基香豆雌烷(3-hydroxy-9-methoxycoumestan),3-羟基-8,9-二甲氧基香豆雌烷(3-hydroxy-8,9-dimethoxycoumestan)和消旋7,4'-二羟基黄烷酮(7,4’-dihy-droxyflavanone)。

药理作用本品所含之油有消毒作用,油树脂部分能促进组织修复,树脂还有局部保护而减轻炎症的作用,因而可用于皮肤、粘膜的慢性炎症(如慢性支气管炎);并能促进溃疡、创伤的愈合(与蓖麻油混合作敷料应用于创面)。还可治疗某些皮肤的真菌感染,也有局部应用或内服(乳剂)治疗结核者(皮肤或喉结核)。内服之效果可疑,局部应用有时有些刺激性。体外试验,对阴道毛滴虫有些作用。所含的桂皮酸及其衍化物的单季铵盐有箭毒样作用。

性味苦;辛;平

归经心;肺;肝经

功能主治目咳祛痰;解毒杀虫。主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痘疹;湿疹;皮肤伤损;疮疖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树脂0.2-1ml。外用:适量,涂擦。

各家论述1.《坤舆图说》:敷诸伤损,涂痘不瘢。

2. 徐赵《生药学》:内服(0.2-1ml)为杀菌剂及祛痰剂,外用为皮肤杀虫剂,对疥疮、钱癣效用尤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肠狼毒

    《中药大辞典》:鸡肠狼毒药材名称鸡肠狼毒拼音Jī Chánɡ Lánɡ Dú别名顺水龙(《滇南木草》),顺水狼毒(《昆明药植调查报告》)。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

  • 苦芦骨

    药材名称苦芦骨拼音Kǔ Lú Gǔ别名五节芒、巴茅果、马儿杆、牛草果来源禾本科苦芦骨Miscanthus floridulus (Labill.) Warb.,以虫瘿入药。生境分部江苏、安徽

  • 沙叶铁线莲

    药材名称沙叶铁线莲拼音Shā Yè Tiě Xiàn Lián别名软骨过山龙、三叶木通、老虎须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沙叶铁线莲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meyeniana Wal

  • 夜吹箫

    药材名称夜吹箫别名炮仗筒、来色木、梅竹叶来源忍冬科夜吹箫Leycesteria formosa Wal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贵州。性味苦,凉。功能主治破血,祛风,平喘。主治哮喘,风湿性

  • 黑海参

    药材名称黑海参拼音Hēi Hǎi Shēn别名黑怪参、黑狗参、黑参来源药材基源:为海参科动物黑海参、黑赤星海参、米氏海参及期近缘种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Holothuria atra Jae

  • 盐蛇

    药材名称盐蛇拼音Yán Shé别名树蜥蝎(《动物学大辞典》),篱筒马、午时逢(《陆川本草》),雷公蛇(《广西中药志》)。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鬣蜥科动物马鬃蛇除去内脏的全体。夏季捕

  • 牛血

    《中药大辞典》:牛血药材名称牛血拼音Niú Xuè出处《本草蒙筌》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血液。性味咸,平。①《纲目》:"咸,平,无毒。"②《本经逢原》:&qu

  • 蜻蜒兰

    药材名称蜻蜒兰拼音Qīnɡ Yán Lán英文名all-grass of Asiatic Dragonflyorchis别名竹叶兰出处出自《东北植物检索表》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蜻蜓兰的全草。拉丁植

  • 松球

    《中药大辞典》:松球药材名称松球拼音Sōnɡ Qiú别名松实(《别录》),松元(《重庆草药》)。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松科植物油松或马尾松、云南松等的球果。化学成分种仁含蛋白质15.3%,脂

  • 化气兰

    《中药大辞典》:化气兰药材名称化气兰拼音Huà Qì Lán别名土百部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蕙兰的根皮。秋季挖根,抽去木心,晒干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簇生,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