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竹节三七

竹节三七

药材名称竹节三七

拼音Zhú Jié Sān Qī

别名土参、土精、血参(《花镜》),甜七、竹根七(《草木便方》),竹节参(《科学的民间药草》),竹节人参(《现代实用中药》),竹鞭三七、罗汉三七(《中国药植志》),竹节七、竹七(《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萝卜七、白三七(《中药材品种论述》),水三七(《贵州草药》),明七、野三七鸡头七(《元南经济植物》)。

出处《百草镜》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呈竹鞭状的根茎。9~10月挖取根茎,除去须根,洗净泥土,晒干玻炕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60厘米。根茎横卧,呈竹鞭状或串珠状,内质肥厚,白色,节间短。茎直立,圆柱形,表面无毛,有纵条纹。掌状复叶,3~5枚轮生于茎端;叶柄细柔,长4~9厘米;小叶通常5片,薄膜质,阔椭圆形、椭圆形、椭圆状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长5~15厘米,宽2~5.5厘米,最下2片形小,先端渐尖,稀长尖,基部楔形、圆形或几心形,边缘锯齿细密或呈重锯齿状;上面叶脉无毛或疏生灰白色刚毛,下面无毛或有时脉上密生柔毛;小叶柄极短。伞形花序单一、顶生:总花柄直立,长约15厘米,小花多数,具细柄;花萼绿色,先端5齿尖;花瓣5,淡黄绿色,卵状三角形,先端尖;雄蕊5,花丝背着,花药椭圆形,纵裂;子房下位,2室,花柱2枚,离生,外弯。核果浆果状,球形,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本植物较粗的肉质直根(峨三七)、呈串珠状的根茎(珠儿参)、叶(参叶)均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沟边或林下。分布西南地区及浙江、安徽、河南、湖北、陕西、甘肃等地。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等地。

性状干燥的根茎呈竹鞭状,结节膨大,节间较短,每节有一浅槽成环形,上方有一圆形而微凹的茎痕,侧面有凸起呈圆点状的根痕1~3枚,或残存弯曲的须根。表面淡黄白色至灰褐色,平滑或有皱纹。质地坚硬。折断面平坦,粉白色至乳白色。味苦,微甜。以细长、结实、体沉重、味浓者为佳。

化学成分根茎含皂甙约5%,中有竹节皂甙Ⅳ等,甙元是齐墩果酸。

药理作用①抗炎作用

大鼠口服"三七"(以竹节三七为主要成分的煎剂)10克/公斤,在1~3天内连服3次,对蛋清、甲醛或右旋糖酐引起的"关节炎"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皮下埋藏棉球引起的炎性肉芽肿的形成及去肾上腺大鼠的甲醛性"关节炎"亦有明显抑制作用。

②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大鼠口服"三七"10克/公斤/日,连服7天或只服1天,均不降低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但明显抑制非特异性刺激(游泳)引起的肾上腺内维生紊C含量的降低。小鼠多次服用"三七"10克/公斤,无论是正常或去肾上腺饥饿的小鼠,对肝糖原的积累都有明显促进作用,而内服相当量的葡萄糖则并无此种作用。摘除肾上腺的幼年大鼠,口服"三七"10克/公斤/日,可延长其生存时间。豚鼠口服10克/公斤/日,连服5天,尿中17-酮类甾醇排出量并无显著影响。综上看来,"三七"并不具有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而似有肾上脓皮质激素样作用,其抗炎原理可能与此有关。

性味甘苦,温。

①《草木便方》:"甘。"

②《科学的民间药草》:"味淡,稍苦。"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微苦甘,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脾二经。"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散察,活血。治咳嗽多痰,劳伤吐血,跌打损伤,痈肿,外伤出血。

①《草木便方》:"散血活血破血,治痈肿,疗犬伤、金刃,跌扑。"

②《中国药植志》:"健壮补药,并有疗伤,止血作用。"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跌扑损伤,消肿脓、积聚。""并治寒湿及筋骨痛。"

④《四川中药志》:"治痨伤吐血,及崩中下血。"

⑤《本草推陈》:"常用于气管炎、支气管炎,痰液粘稠,咳嗽咯痰不畅;积血不行,吐血及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研末调敷或干撒。

注意《四川中药志》:"孕妇忌用。"

复方治跌打损伤:大叶三七根一钱,金不换根一钱。洗净,捣烂,温酒冲服。(《湖南药物志》)

备注同属植物羽叶三七(参见"羽叶三七"条)、狭叶假人参(分布四川、贵州)的根茎在四川亦称竹根七,并同等入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毛风藤

    药材名称毛风藤拼音Máo Fēnɡ Ténɡ别名白毛英、毛果、毛和尚头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野海茄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 japonense Nakai[S. drlcama-r

  • 串珠耳叶苔

    药材名称串珠耳叶苔拼音Chuàn Zhū ěr Yè Tái别名列胞耳叶苔、地蓬草、树青苔来源药材基源:为耳叶苔科植物串珠耳叶苔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ullania tamarisci(L

  • 胃友

    《中药大辞典》:胃友药材名称胃友拼音Wèi Yǒu别名叶上花、清香桂、万年青(《云南中草药》),土丹皮、大风消(江西《草药手册》),野樱桃(《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黄

  • 文冠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文冠果药材名称文冠果拼音Wén Guàn Guǒ别名文冠木、文官果、土木瓜、木瓜、温旦革子来源无患子科文官果属植物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

  • 砖子苗

    《中药大辞典》:砖子苗药材名称砖子苗拼音Zhuān Zǐ Miáo别名玛玛机机(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莎草科植物密穗砖子苗的全草。7~9月采收。原形态粗壮、直立、秃净、多年生草

  • 东方蝾螈

    药材名称东方蝾螈拼音Dōnɡ Fānɡ Rónɡ Yuán英文名Salamandra,Salamander,Newt,Eft,Cynops别名四足鱼;四脚鱼;水龙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

  • 烟锅草

    《中药大辞典》:烟锅草药材名称烟锅草拼音Yān Guō Cǎo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毛莨科植物东亚唐松草的根。夏、秋间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无毛。茎直立,红色,高65~150厘米。叶互

  • 青琅玕

    药材名称青琅玕拼音Qīnɡ Lánɡ Gān别名石珠、青珠、石栏干来源药材基源:为鹿角珊瑚科动物鹿角珊瑚群体的骨骼及其共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cropora pulchra(Brook)2.A

  • 岩泽兰

    药材名称岩泽兰拼音Yán Zé Lán别名天青地红、自来血、血经草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岩泽兰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亚灌木。茎匍匐,红褐色,节处生根,上部

  • 野洋参

    《中药大辞典》:野洋参药材名称野洋参拼音Yě Yánɡ Sh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滇北球花报春的根。夏初采收。原形态滇北球花报春,又名:米伞花。多年生草本。根须状,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