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粪箕笃

粪箕笃

《全国中草药汇编》:粪箕笃

药材名称粪箕笃

拼音Fèn Jī Dǔ

别名犁壁藤、千金藤、田鸡草、铁板膏药草

来源防己千金藤属植物粪箕笃Stephania longa Lour.,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性味微苦、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肾盂肾炎,膀胱炎,慢性肾炎,肠炎,痢疾,毒蛇咬伤;外用治痈疖疮疡,化脓性中耳炎。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或用药液滴耳。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粪箕笃

药材名称粪箕笃

拼音Fèn Jī Dǔ

别名蛤乸草、田鸡草(《岭南采药录》),雷砵嘴、畚箕草、飞天雷公(《南宁市药物志》),犁壁藤、铁板膏药草(福建)。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防己科植物粪箕笃全草根茎。全年可采。一般多在秋季割取藤叶或连根挖取,洗去泥砂,除去细根,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茎柔弱,有纵行线条,无毛。叶纸质或膜质;三角状卵形,长3~9厘米,宽2~6厘米,先端极钝或稍凹入而剖、突尖,基部浑圆或截头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或粉绿色,主脉约10条,由叶柄着生处向四周放射,在叶背略凸起;叶柄盾状着生,长3~5厘米。花小,雌雄异株,为假伞形花序;雄花的伞形花序不分枝,生于短而婉蜒状的小枝上;花序柄长1.5~3厘米;小伞形花序5~8个,被粉状小柔毛;雄花萼片8,被小柔毛,花瓣4,淡绿色,倒卵形,雄蕊花丝愈合,呈柱头状,顶端花药亦愈合呈圆盘状,横裂,边缘呈白色细环纹;雌花萼片3~6,花瓣与雄花相似。核果红色,干后扁平,马蹄形,长约6毫米,宽4~5毫米。花期6~8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疏林中干燥处,常缠绕于灌木上。分布我国南部。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全草,藤茎柔细,扭曲,粗1~2毫米,棕褐色,有明显的纵行线条;叶三角状卵形,灰绿色或绿褐色,多皱缩卷曲。根茎圆柱状或不规则块状,下面分生许多根,长可达30厘米,径5~12毫米,表面土黄色至暗棕色,有纵皱;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有粉尘。

性味①《岭南采药录》:"味腥,性平。"

②《陆川本草》:"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便,消疮肿。治热病发狂,黄疸,胃肠炎,痢疾,便秘,尿血,疮痈肿毒。

①《岭南采药录》:"生肌止血。治痢疾,又治发黄,发狂。乳疮,和片糖捣烂敷之。"

②《陆川本草》:"清凉解毒,通大便。治肠胃炎,大便秘结;蛇咬伤。"

③《南宁市药物志》:"清热利水,治炎症性腹泻及尿血;外敷恶疮,消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鲜者0.5~1两)。外用:捣敷。

复方治脱肛:粪箕笃五钱,马骝卵五钱,猪大肠一节。共煲服。(《陆川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粪箕笃

药材名称粪箕笃

拼音Fèn Jī Dǔ

英文名Long Stephania Herb

别名田鸡草、雷林嘴、畚箕草、飞天雷公、戽斗藤、犁壁藤、铁板膏药、青蛙藤。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粪箕笃的根、根茎或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phania longa Lour.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一般多在秋季割取藤叶或连根挖取,洗去泥砂,除去细根,晒干或鲜 用。

原形态粪箕笃多年生草质藤本,长1-4m,除花序外,全株无毛。茎枝有条纹。叶互生,叶柄长1-4.5cm,基部常扭曲;叶片三角状卵形,长3-9cm,宽2-6cm,光瑞钝,有小突尖,基部近平截或微圆,下面淡绿色或粉绿色;掌状脉 10-11条。花小,单性,雌雄异株;复伞形聚伞花序腋生;雄花序较纤细,无毛;雄花:萼片8,偶6,排成2轮,楔形或倒卵形,长约lmm,背面有乳头状短毛;花瓣4,或有时3,绿黄色,近圆形,长约0.4mm;聚药雄蕊长约0.6mm;雌花:萼片和花瓣均4片,很少3片,长约0.6mm;雌蕊1,无毛。核果长5-6mm,内果皮背部有2行小横助。每行9-10条,胎座迹穿孔。花期春末夏初,果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及云南东南部。

性状性状鉴别 茎藤柔细,扭曲,直径1-2mm,棕褐色,有明显的纵线条。叶三角状卵形,灰绿色或绿褐色,多皱缩卷曲。根茎圆柱状或不规则块状,下面着生多数根,长可达30cm,直径5-12mm,表面土黄色至暗棕色,有比纵皱。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张维性,有粉尘。气微,味苦。

化学成分粪箕笃根含千金藤波林碱(stephaboline),粪箕笃碱(longanine),粪箕笃酮碱(longanone),轮环藤宁碱(cycleanine),高阿罗莫灵碱(homoaremoline),千金藤拜星碱(stephabyssine),原千金藤拜星碱(prostephabyssine)。

性味苦;寒

归经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祛风活络。主泻痢;小便淋涩;水肿;黄疸;风湿痹痛;喉痹;聤耳;疮痈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鲜者15-30g。外用:适量,鲜叶捣敷;或制成药液滴耳。

复方治脱肛:粪箕笃五钱,马骝卵五钱,猪大肠一节。共煲服。(《陆川本草》)

各家论述1.《岭南采药录》:生肌止血。治痢疾,又治发黄,发狂。乳疮,和片糖捣烂敷之。

2.《陆川本草》:清凉解毒,通大便。治肠胃炎,大便秘结,蛇咬伤。

3.《南宁市药物志》:清热利水,治炎症性腹泻及尿血;外敷恶疮,消肿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吊灯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吊灯花药材名称吊灯花拼音Diào Dēnɡ Huā别名小鹅儿肠来源萝藦科吊灯花Ceropegia christenseniana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

  • 白毛委陵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毛委陵菜药材名称白毛委陵菜别名热干巴[蒙名]来源蔷薇科白毛委陵菜Potentilla conferta Bung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性味苦、酸,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

  • 白扁豆

    《中国药典》:白扁豆药材名称白扁豆拼音Bái Biǎn Dòu英文名SEMEN LABLAB ALBUM别名火镰扁豆、峨眉豆,扁豆子、茶豆来源本品为豆科扁豆属植物扁豆Dolicho

  • 大狼把草

    药材名称大狼把草拼音Dà Lánɡ Bǎ Cǎo别名狼把草、接力草、针线包、一包针、外国脱力草、针线包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狼把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dens frondosa L.

  • 萝藦子

    《中药大辞典》:萝藦子药材名称萝藦子拼音Luó Mò Zǐ别名斫合子(《本草拾遗》)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萝藦科植物萝藦的果实。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化学成分含混合甙约0.3%,其

  • 黑血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血藤药材名称黑血藤别名褐毛黎豆、肉麻绳、黑肉风、牛豆藤来源豆科黑血藤Mucuna castanea Merr.,以老茎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海南。性味涩,凉。功能主治清肺热,止咳,

  • 粉绿益母草

    药材名称粉绿益母草别名新疆益母草、益母蒿来源唇形科粉绿益母草Leonurus glaucescens Bung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新疆。性味苦、辛,微寒。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用于月经不调,

  • 食茱萸

    药材名称食茱萸拼音Shí Zhū Yú别名越椒(《广雅》),檔子(《本草拾遗》),艾子(《本草图经》),辣子(《纲目》)。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的果实

  • 枪花药

    药材名称枪花药拼音Qiānɡ Huā Yào英文名flower of Hypoestes别名大叶理肺药出处始载于《云南临沧、耿马》。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菊木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chn

  • 红树果

    药材名称红树果拼音Hónɡ Shù Guǒ英文名Bruguiera gymnorrhiza (L.)Lam。来源药材基源:为红树科植物木榄的果实和胚轴。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uguiera gy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