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细叶野牡丹

细叶野牡丹

药材名称细叶野牡丹

拼音Xì Yè Yě Mǔ Dān

别名铺地稔、山公榴、水社野牡丹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细叶野牡丹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stoma intermedium Dunn[M.kudoi Sasaki;M.suffruticosum Mer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碎,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矮小灌木,高30-60cm。直立或匍匐上升,分枝披散,被紧贴的糙伏毛。叶对生;叶柄长3-6mm,被糙伏毛;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2-4cm,宽0.8-2cm,先端宽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叶上面密被糙伏毛,毛隐于表皮下,仅尖端露出,有时夹有微柔毛,叶下面沿脉上被糙伏毛;基出脉5条,有时3条。伞房花序顶生,有花1-5朵,基部有叶状总苞片2;花梗密被糙伏毛;苞片2,披针形,长5-10mm,被糙伏毛;花萼外面被糙伏毛,裂片披针形,具缘毛,裂片间具1小裂片,棒状,较裂片短;花瓣玫瑰红色至紫色,菱状倒卵形,上部略偏斜,长2-2.5cm,宽约1.5cm,先端微凹,具1束刺毛,被疏缘毛;雄蕊5长5短,长者药隔基部伸长,弯曲,末端具2小瘤,花丝较伸长的药隔略短,短者药隔不伸延,花药基部具2小瘤;子房半下位,先端被刚毛,果坛状球形,平截,肉质,不开裂,长约8mm,径约10mm;宿存要密被糙伏毛。花期7-9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m以下的山坡、田边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福建、台湾、贵州等地。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痢疾;口疮;疖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或研末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叶千里光

    药材名称大叶千里光别名松筋藤、滇南千里光来源菊科大叶千里光Senecio hoi Dunn,以藤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性味辛、微苦,微温。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风除湿。主治风湿痹痛,肌腱挛缩,小儿

  • 鲳鱼

    《中药大辞典》:鲳鱼药材名称鲳鱼拼音Chānɡ Yú别名鮀鱼(《临海异物志》),昌侯龟、昌鼠(《本草拾遗》),狗瞌睡鱼(《岭表录异》),鲳鳊(《医林纂要》),镜鱼、平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

  • 假鹊肾树

    药材名称假鹊肾树拼音Jiǎ Què Shèn Shù别名止血树皮、清水跌打、滑叶跌打(《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假鹊肾树的树皮。秋季采集。取皮晒干

  • 藤黄连

    药材名称藤黄连别名黄藤、假黄连[广东、广西]、大黄藤来源防己科藤黄连属植物藤黄连Fibraurea tinctoria Lour.,以根及茎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寒。有小毒。功能主治

  • 人参娃儿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人参娃儿藤药材名称人参娃儿藤别名土人参、土牛七来源萝藦科人参娃儿藤Tylophora kerrii Crai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功能主治止痛。主治腹痛。摘

  • 母猪藤

    药材名称母猪藤拼音Mǔ Zhū Ténɡ别名过路边、蜈蚣藤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母猪藤的茎叶。原形态蔓生草本。枝光滑或微被短柔毛,具叉状分歧卷须。掌状复叶互生,具长柄;小叶3,有

  • 桦叶葡萄根皮

    药材名称桦叶葡萄根皮拼音Huà Yè Pú Tɑo Gēn Pí别名大血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桦叶葡萄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betullfolia Dielset Gilg采

  • 黄花母

    《中药大辞典》:黄花母药材名称黄花母拼音Huánɡ Huā Mǔ别名大地丁草、拔脓消(《广西中药志》),黄花猛、脓见愁、地膏药(《文山中草药》),金盏花、单枝落地(《泉州本草》),生扯陇(《

  • 荠薴

    药材名称荠薴拼音Qí Nínɡ英文名Largeserrate Mosla, Herb of Largeserrate Mosla别名臭苏、青白苏出处出自《唐本草》。1.《本草图经》:陈藏器谓荠薴自是一

  • 南天竹叶

    《中药大辞典》:南天竹叶药材名称南天竹叶拼音Nán Tiān Zhú Yè别名南竹叶(《百草镜》),天竹叶(《上海常用中草药》)。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