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背花疮

背花疮

药材名称背花疮

拼音Bèi Huā Chuānɡ

别名独色草、四季青、大石芥、铜钱草、石苋菜、阿飞虻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盾叶冷水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peltata Hance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肉质草本。茎高5-27cm。全株无毛。叶常集生于茎顶端,下部裸露,节间长1-4cm,不分枝。叶肉质,对生;叶柄长0.6-4.5cm;托叶三角形,宿存;叶片稍不等大,常盾状着生,近圆形,稀扁圆形,长1-4.5cm,宽1-3.5cm,先端锐尖或钝,基部心形,微缺或圆形,边缘有数枚圆齿,两面干时常带蓝绿色,下面呈蜂窝状,钟乳体条形,上面密布;基出脉3条,侧脉数对,细脉末端常有腺点。雌雄同株或异株;团伞花序,数个稀疏着生于单一的序轴上,呈串珠状,雄花序长3-4cm,其中花序梗长1-1.7cm;雌花序长1-2.5cm,其中花序梗长达1cm;苞片披针形。雄花具短梗或无梗,淡黄绿色;花被片4,幼时帽状,熟时变兜形,被钟乳体;雄蕊4,花丝下部与花被片贴生;退化子房极小,长圆形。雌花近无梗;花被片3,不等大,果时中间1枚船形,侧生的2枚卵形;退化雄蕊长圆形。瘦果卵形,果时扁,先端歪斜,棕褐色,光滑,边缘有一圈不明显的条纹。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500m的石灰岩山上石隙或灌丛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辛;淡;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化瘀。主肺热咳喘;肺痨久咳;咯血;疮疡肿毒;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药

    《中国药典》:山药药材名称山药拼音Shān Yɑo英文名RHIZOMA DIOSCOREAE别名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

  • 芒果核

    药材名称芒果核拼音Mánɡ Guǒ Hé英文名Mango seed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Mangifera indica L.的果核。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gife

  • 猪肠

    《中药大辞典》:猪肠药材名称猪肠拼音Zhū Chánɡ别名猪脏(《百一选方》)。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大肠。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①《千金·

  • 面头叶

    药材名称面头叶拼音Miàn Tóu Yè别名栖头恒。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鹧鸪麻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leinhovia hospit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备用。原形态鹧鸪麻

  • 矮脚南

    药材名称矮脚南拼音ǎi Jiǎo Nán别名矮叶南、矮子南、小白花草、矮陀陀。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单叶地黄连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nronia unifoliolata Oliv.采收和

  • 楸叶

    《中药大辞典》:楸叶药材名称楸叶拼音Qiū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楸的叶片。性味《纲目》:"苦,小寒,无毒。"功能主治消肿拔毒,排脓生肌。治肿疡,发背,瘰疬

  • 老虎姜

    药材名称老虎姜拼音Láo Hǔ Jiānɡ别名白药子(《宁夏中草药手册》),盘龙七、算盘七,鸡头参、山姜《陕西中草药》),惹涅(藏名)。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卷叶黄精的根茎。春、

  • 海鹞鱼齿

    《中药大辞典》:海鹞鱼齿药材名称海鹞鱼齿拼音Hǎi Yào Yú Chǐ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魟科动物赤魟等的牙齿。性味《本草拾遗》:"无毒。"功能主治《本草拾

  • 蜈蚣草根

    药材名称蜈蚣草根拼音Wú Gōnɡ Cǎo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凤尾蕨科植物蜈蚣草的根。原形态详"蜈蚣草"条。性味涩,温,有小毒。功能主治防治流行性感冒(配方用)

  • 白粉藤

    药材名称白粉藤拼音Bái Fěn Ténɡ别名独脚乌桕、夜牵牛、白面水鸡、青龙跌打、山葫芦、山鸡蛋、飞龙接骨来源为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白粉藤Cissus modecoides P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