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臭油果

臭油果

药材名称臭油果

拼音Chòu Yóu Guǒ

别名大香果、香桂子、野香油果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三股筋香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thomsonii Allen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果熟时采,晒干。

原形态三股筋香常绿乔木,高3-10m。树皮褐色。枝条圆柱形,具细纵条纹,淡绿或带红色,皮孔明显;顶芽卵形,芽鳞褐色,密被绢质微柔毛。叶互生;叶柄长7-15mm;叶片卵形或长卵形,长7-10cm,宽2.5-4.5cm,坚纸质,三出脉或离基三出脉,两面凸出。伞形花序腋生;总苞片早落;花梗长约4mm;雄花3-4朵,黄色,被灰色微柔毛;花被片6,卵状披针形,花丝被疏柔毛;第3轮雄蕊近基部有两个圆肾形腺体;雌花白色、黄色或黄绿色,被灰色微柔毛;退化雄蕊9,第3轮有时花瓣状,基部有两个圆肾形腺体;子房椭圆形,长约2mm,与花柱近等长,均被灰色微柔毛。果椭圆形,长1-1.4cm,成熟时黑色,果托直径约2mm,果梗长1-1.5cm。花期2月,果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2500m的山坡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卵形或球形,长5-8mm,直径约5mm。表面红褐色至黑色,具明显的网状皱纹;先端钝圆,基部宿存小杯状花被残基,多带有小果柄,长约5mm,稍弯曲,具数条纵皱纹。果皮薄而脆,易捏碎而剥落,有油性;种子1枚,球形,直径约4mm,种皮光滑,先端钝尖;种仁淡黄色,显油性。气特异,味微苦。

以体饱满、富油性者为佳。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散风寒;行血气;止痛。主风寒感冒;风湿痹证;脘腹冷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外用:适量,研末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杜鹃花叶

    《中药大辞典》:杜鹃花叶药材名称杜鹃花叶拼音Dù Juān Huā Yè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嫩叶。化学成分叶和嫩枝中含黄酮类、香豆精、三萜类、有机酸、

  • 福参叶

    药材名称福参叶拼音Fú Shēn Yè英文名Angelica morii Hayara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福参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a morii Hayata采收和储藏:夏季采

  • 稻草

    《中药大辞典》:稻草药材名称稻草拼音Dào Cǎo别名稻穰(《广雅》),稻藁(《崔氏纂要方》),稻杆(刘禹锡《传信方》),禾秆(《纲目》)。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的茎叶。化学成分

  • 青杠膏

    《中药大辞典》:青杠膏药材名称青杠膏拼音Qīnɡ Gànɡ Gāo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壳斗科植物高山栎之叶煎煮成的膏。全年可采。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30米。生于开旷山顶时常呈灌木状;

  • 蒲葵根

    药材名称蒲葵根拼音Pú Kuí Gēn出处蒲葵之名始见于《南方草木状》。《纲目》载:“上古以羽为扇,故字从羽。后人以竹及纸为箑,故字从竹……东人多以蒲为之,岭南以蒲葵为之。

  • 黑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蒿药材名称黑蒿拼音Hēi Hāo别名艾蒿来源菊科黑蒿Artemisia dubia Wall. var. longeracemulosa Pamp.,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

  • 五色草

    药材名称五色草别名马羊草、笋竹、虉草来源禾本科五色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华中、浙江。功能主治主治妇女红白带,月经不调。用法用量3~5钱。摘录

  • 长果荜茇

    药材名称长果荜茇拼音Chánɡ Guǒ Bì Bá别名瓜哇长果胡椒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假荜茇的果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retrofraciumVahl[P.officinarum(M

  • 母菊

    《中药大辞典》:母菊药材名称母菊拼音Mǔ Jú别名欧药菊、洋甘菊(《湖南药物志》)。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菊科植物母菊的花或全草。5~7月采取花朵或全草,晒干备用。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

  • 厚皮树皮

    药材名称厚皮树皮拼音Hòu Pí Shù Pí别名喃木、马楠、牛角麻、龙泥漆、胶皮麻、扒拉文公、万年青树[广东吊罗山]来源漆树科厚皮树属植物厚皮树Lann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