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芒萁骨根

芒萁骨根

《中药大辞典》:芒萁骨根

药材名称芒萁骨根

拼音Mánɡ Qí Gǔ Gēn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里白科植物芒萁根茎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甘,平。"

功能主治治湿热臌胀,小便淋沥不畅,跌打损伤。

①《福建民间草药》:"治跌打伤胸,酒水各半或加冰糖炖服。"

②《广西药植名录》:"治狂犬病及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湿热臌胀:鲜芒萁根茎半斤,煎汤,冲入烧酒适量,早晚分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②治小便淋沥不畅:鲜芒萁根一两,水煎调冰糖服。(《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芒萁骨根

药材名称芒萁骨根

拼音Mánɡ Qí Gǔ Gēn

英文名root of Dichotomy Forked Fern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里白科植物芒萁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ranopteris pedata(Houtt.)Nakai[Polypodium pedatum Houtt.;Dicranopteris dichotoma(Thunb.)Bern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状茎横走,细长,褐棕色,被棕色鳞片及根。叶远生,叶柄褐棕色,无毛;叶片重复假两歧分叉,在每一交叉处均有羽片(托叶)着生,在最后一分叉处有羽片两歧着生;羽片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20-30cm,宽4-7cm,先端渐尖,羽片深裂;裂片长线形,长3.5-5cm,宽4-6mm,先端渐尖,钝头,边缘干后稍反卷;叶下白色,与羽轴、裂片轴均被棕色鳞片;细脉2-3次叉分,每组3-4条。孢子囊群着生细脉中段,有孢子囊6-8个。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强酸性的红壤丘陵、荒坡林缘或马列尾松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和甘肃南部。

性状1.性状鉴别 本品根状茎细长,有分枝,粗2.2-5mm,褐棕色,坚硬,木质,被棕黄色毛,具短须根;易折断,断面明显分为二层,外层为棕色皮层,中央为淡黄色中柱。

2.显微鉴别 根状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下表皮细胞壁木化加厚,近内皮层的4-6列细胞壁强烈加厚,几无胞腔;内皮层凯氏点明显。原生中柱,维管束周韧型。薄壁细胞含有淀粉粒。

性味苦;凉

归经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瘀止血;止咳。主湿热膨胀;小便涩痛;阴部湿痒;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血崩;鼻衄;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1.《福建民间草药》:治跌打伤胸,酒水各半或加冰糖炖服。

2.《广西药植名录》:治狂犬病及毒蛇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桂子

    《中药大辞典》:桂子药材名称桂子拼音Guì Zǐ别名天竺桂实(《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实。性味辛甘,温。①《药性考》:"甘辛。"②《

  • 蛤蜊

    《中药大辞典》:蛤蜊药材名称蛤蜊拼音Gé Lí别名吹潮(《动物学大辞典》),沙蛤、沙蜊(《泉州本草》)。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或其他种蛤蜊的肉。全年均可捕捉。原

  • 岩指甲花

    药材名称岩指甲花拼音Yán Zhī Jiɑ Huā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黄凤仙花的全草或根。秋季采收。原形态黄凤仙花,又名:牯岭凤仙花。一年生草本,高20~25厘米。茎直立,

  • 肉苁蓉

    《中国药典》:肉苁蓉药材名称肉苁蓉拼音Ròu Cōnɡ Rónɡ英文名HERBA CISTANCHES来源本品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

  • 小三棵针

    《中药大辞典》:小三棵针药材名称小三棵针拼音Xiǎo Sān Kē Zhēn别名小黄连、三爪黄连、小黄连刺(《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金花小檗的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

  • 白鹤灵芝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鹤灵芝药材名称白鹤灵芝拼音Bái Hè Línɡ Zhī别名癣草来源爵床科白鹤灵芝属植物白鹤灵芝Rhinacanthus nasutus (L.)

  • 南板蓝叶

    药材名称南板蓝叶拼音Nán Bǎn Lán Yè别名蓝靛叶、靛叶、大青叶出处南板蓝叶历代本草未见收载。但陶弘景在《别录》中记载:"(蓝实)其茎叶可以染青,生河内。"又说"此即今染(纟禁)碧所用者,以尖

  • 《中药大辞典》:莺药材名称莺拼音Yīnɡ别名黄鸟、仓庚(《诗经》),皇、商庚、鵹黄,楚雀(《尔雅》),青鸟(《左传》),鸧鹦(《易通卦验》),黄鹂鹠、黄莺、黄袍(陆玑《诗疏》),黄伯劳(《纲目》)。出

  • 炮姜

    《中国药典》:炮姜药材名称炮姜拼音Pào Jiānɡ来源本品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具指状分枝。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质轻泡,断面边缘处显棕黑色,中心棕黄色,细颗粒性,

  • 驴头

    《中药大辞典》:驴头药材名称驴头拼音Lǘ Tóu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头。功能主治治中风头眩,消渴,黄疸。①《千金·食治》:"头烧却毛,煮取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