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茄蒂

茄蒂

《中药大辞典》:茄蒂

药材名称茄蒂

拼音Qié Dì

出处《履巉岩本草》

来源为茄科植物宿萼

功能主治治肠风下血,痈疽肿毒,口疮,牙痛。

①《本草衍义补遗》:"治口疮。"

②《纲目》:"烧灰,治口齿疮匿。生切,擦癜风。"

③《岭南采药录》:"治发背及痈毒初起,用十四至廿一个,水、酒煎服。"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烧存性研末掺或生擦。

复方①治肠风下血不止:茄蒂,烧存性为末,每服三钱,米饮下。(《履巉岩本萆》)

②治风蛀牙痛:茄蒂烧灰掺之,或加细辛末等分,日用之。(《仁存堂经验方》)

③治对口疮:鲜茄蒂、鲜何首乌等分煮饮。(《本草经疏》)

④治癜风:用茄蒂蘸硫、附末掺之。(《纲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茄蒂

药材名称茄蒂

拼音Qié Dì

英文名calyx of Garden Eggplant, Calyx of Eggplant

出处出自《履巉岩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茄的宿萼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 melongen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至亚灌木,高60-100cm。茎直立、粗壮,上部分枝,绿色或紫色,无南海或有疏刺,全体被星状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4.5cm;叶片卵状椭圆形,长8-18cm,宽5-11cm,先端钝尖,基部不相等,叶缘常波状浅裂,表面暗绿色,两面具星状柔毛。能孕花单生,不孕花蝎尾状与能孕花并出;花萼钟形,顶端5裂,裂片披针形,具星状柔毛;花冠紫蓝色,直径约3cm,裂片三角形,长约1cm;雄蕊5,花丝短,着生于花冠喉部,花药黄色,分离,先端孔裂;雌蕊1,子房2室,花柱圆球形,柱头小。浆果长椭圆形、于形或长柱形,溶紫色、淡绿色或黄白色,光滑,基部有宿存萼。花期6-8月,花后结实。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主肠风下血;痈肿;对口疮;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掺或生擦。

各家论述1.《本草衍义补遗》:治口疮。

2.《本草纲目》:烧灰,治口齿疮NI。生切,擦癜风。

3.《岭南采药录》:治发背及痈毒初起,用十四至廿一个,水、酒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水芹菜

    药材名称山水芹菜拼音Shān Shuǐ Qín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大齿山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tericum grosserratrm(Maxim.)Kitag.[Angeli

  • 通天蜡烛

    药材名称通天蜡烛拼音Tōnɡ Tiān Là Zhú别名木菌子、土苁蓉来源药材基源:为蛇菰科植物多蕊蛇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lanophora polyandra Griff.[Poly-

  • 贴骨散

    药材名称贴骨散拼音Tiē Gǔ Sàn别名拦路虎、粘娘娘、猪尾巴、大琉璃草来源紫草科琉璃草属植物琉璃草Cynoglossum zeylanicum (Vahl)Thunb. ex Lehm.

  • 姬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姬蕨药材名称姬蕨别名冷水蕨来源蕨类姬蕨科姬蕨Hypolepis punctata (Thunb.) Mett.,以全草、叶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四

  • 白蔹

    《中国药典》:白蔹药材名称白蔹拼音Bái Liǎn英文名RADIX AMPELOPSIS别名山地瓜、野红薯、山葡萄秧、白根、五爪藤来源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

  • 椿白皮

    《中药大辞典》:椿白皮药材名称椿白皮拼音Chūn Bái Pí别名香椿皮(《经验方》),春颠皮(《分类草药性》)。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楝科植物香椿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全年均可采收

  • 酸果藤

    药材名称酸果藤拼音Suān Guǒ Ténɡ别名酸藤子、酸藤果、山盐酸鸡、酸醋藤、入地龙、信筒子来源紫金牛科信筒子属植物酸果藤Embelia laeta (L.)Mez (E. obovat

  • 珠芽蓼

    《全国中草药汇编》:珠芽蓼药材名称珠芽蓼拼音Zhū Yá Liǎo别名猴娃七、山高粱、蝎子七、剪刀七、染布子来源蓼科植物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nm L.,以根状茎入药。秋季

  • 蚕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蚕豆药材名称蚕豆拼音Cán Dòu来源豆科蚕豆Vicia faba L.,以花、果实、豆荚、叶、梗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栽培。化学成分叶含有N-氨基-甲醇-2

  • 老鹳草

    《中国药典》:老鹳草药材名称老鹳草拼音Lǎo Guàn Cǎo英文名HERBA ERODII/HERBA GERANII别名老鹳嘴、老鸦嘴、贯筋、老贯筋、老牛筋来源本品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