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落叶梅

落叶梅

药材名称落叶梅

拼音Luò Yè Méi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裸茎碎米荠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damine scaposa Franch.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挖,洗净,鲜用。

原形态裸茎碎米荠多年生草本,高6-15cm。全株无毛。根状茎短,匍匐生长,其上有小的淡黄白色瘤状突起和枯萎的叶柄残基,须根细而短。茎不分枝,基部略倾卧,上部直立。基生叶为单叶,叶柄成线条状,波状弯曲,长1.5-12cm;叶片近圆形或肾状圆形,长6-25mm,宽7-27mm,边缘波状,基部肾形;无茎生叶。总状花序顶生,有3-8花;萼片4,卵圆形或椭圆形,长3-4mm,边缘膜质,白色透明;花瓣4,白色,倒卵形,长7-12mm,基部渐狭呈短爪;雄蕊6,花丝扁平;雌蕊1,呈柱状,花柱细长,柱头扁球形。长角果扁平,长3-6cm,优滑无毛。种子长圆形,长2-3mm,淡褐色。花期5-6月,果期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山坡灌丛和林下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多皱缩卷曲。根茎上可见淡棕色小瘤状突起及须状根。茎较细,不分枝。叶基生,皱缩,展平后叶片肾圆形,宽0.7-2.7cm,先端钝圆,基部深肾形,边缘波状,绿色或枯绿色;叶柄纤细而长,1.5-12cm。有时可见长角果,长3-6cm,淡棕色,光滑无毛。种子1行排列,直径2-3mm,淡褐色。气微香,味微苦。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肿毒;疔疮等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鞘菝葜

    药材名称鞘菝葜拼音Qiào Bá Qiā出处《甘肃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鞘柄菝葜的块茎及根。春、秋采收。,除去须根茎基,洗净,切成薄片。原形态落叶、灌木或攀援藤本,高40~8

  • 金橘露

    《中药大辞典》:金橘露药材名称金橘露拼音Jīn Jú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金橘及金弹果实的蒸馏液。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甘苦。"功能主治《中

  • 三七草

    药材名称三七草拼音Sān Qī Cǎo别名土三七(《秘方集验》),见肿消、乳香草、奶草(《纲目拾遗》),泽兰、叶下红(《辰溪县志》),散血草、和血丹(《简易草药》),天青地红(《植物名实图考》),破血

  • 小黄构

    药材名称小黄构拼音Xiǎo Huánɡ Gòu别名小黄钩、藤构、娃娃皮来源瑞香科小黄构Wikstroemia micrantha Hemsl.,以茎皮、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淡

  • 毛蓼

    《中药大辞典》:毛蓼药材名称毛蓼拼音Máo Liǎo别名四季青(《植物名实图考》),水辣蓼(《广西药植名录》)。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蓼科植物毛蓼的全草或根。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40~100

  • 疬子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疬子草药材名称疬子草别名延叶珍珠菜、大羊古臊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下延叶排草Lysimachia decurrens Forst. 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苦、辛,

  • 潮风草

    药材名称潮风草来源萝藦科潮风草Cynanchum ascyrifolium (Franch. et Sav.) Matsum.,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摘录《全国

  • 大青叶

    《中国药典》:大青叶药材名称大青叶拼音Dà Qīnɡ Yè英文名FOLIUM ISATIDIS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干燥叶。夏、秋二季分2~3次采

  • 沙拐枣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拐枣药材名称沙拐枣拼音Shā Guǎi Zǎo别名头发草来源藜科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 Turcz.,以根及带果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甘肃、宁夏、新

  • 酸浆根

    《中药大辞典》:酸浆根药材名称酸浆根拼音Suān Jiānɡ Gēn出处《蜀本草》来源为茄科植物酸浆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酸浆"条。化学成分含生物碱3α-巴豆酰氧托烷。性味①《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