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葛粉

葛粉

《中药大辞典》:葛粉

药材名称葛粉

拼音Gě Fěn

出处《开宝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块根经水磨而澄取的淀粉

化学成分葛粉的一般分析为淀粉76.144%,蛋白质0.082%,纤维素0.36%,灰分0.224%和水分19.546%。

性味《开宝本草》:"甘,大寒,无毒。"

归经《品汇精要》:"行足阳明经。"

功能主治生滓止渴,清热除烦。治烦热,口渴,热疮,喉痹。

①《本草拾遗》:"裛小儿热疮。"

②《开宝本草》:"去烦热,利大小便,止渴。"

③《医林纂要》:"除烦,解热,醒酒,治喉痹,齿痛。"

复方治胸中烦热或渴,心躁:葛粉四两,粟米半斤。以水浸粟米经宿,来日漉出,与葛粉同拌令匀,煮粥食之。(《圣惠方》葛根粉粥)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葛粉

药材名称葛粉

拼音Gě Fěn

英文名kudzuvin root starch

出处出自《开宝本草》。《本草衍义》:澧、鼎之间,冬月取生葛,以水中揉出粉,澄成垛,先煎汤使沸,后擘成块下汤中,良久,色如胶,其体甚韧,以蜜汤中拌食之。擦少生姜尤佳。大治中热酒渴病,多食行小便,亦能使人利。病酒及渴者,得之甚良。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块根经水磨而澄取的淀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 [P.thunbergiana(Sieb.et Zucc.)Benth.;P.hirsuta(Thunb.)Scheneid.;P.pseudohirsuta Tang et Wang]2.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原形态1.野葛 多年生落叶藤本,长达10m。全株被黄褐色粗毛。块根圆柱状,肥厚,外皮灰黄色,内部粉质,纤维性很强。茎基部粗壮,上部多分枝。三出复叶;顶生小叶柄较长;叶片菱状圆形,长5.5-19cm,宽4.5-18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有时浅裂,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两边不等,背面苍白色,有粉霜,两面均被白色伏生短柔毛;托叶盾状着生,卵状长椭圆形,小托叶针状。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冠蓝紫色或紫色;苞片狭线形,早落,小苞片卵形或披针形;萼钟状,长0.8-1cm,萼齿5,披针形,上面2齿合生,下面1齿较长;旗瓣近圆形或卵圆形,先端微凹,基部有两短耳,翼辩狭椭圆形,较旗瓣短,常一边的基部有耳,龙骨瓣较翼瓣稍长;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花柱弯曲。荚果线形,长6-9cm,宽7-10mm,密被黄褐色长硬毛。种子卵圆形,赤褐色,有光泽。花期4-8月,果期8-10月。

2.甘葛藤 藤本。根肥大。茎枝被黄褐色短毛或杂有长硬毛。三出复叶,具长柄;托叶披针状长椭圆形,有毛;小叶片菱状卵形至宽卵形,有时3裂,长9-21cm,宽8-18cm,先端短渐尖,基部图形。总状花序腋生;小苞片卵形;花萼钟状,长1.2-1.5cm,萼齿5,披针形,较萼筒长,被黄色长硬毛;花冠紫色,长1.3-1.8cm。荚果长椭圆形,扁平;长10-12cm,宽1-1。2cm,密被黄褐色长硬毛。种子肾形或圆形。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路边草丛中及较阴湿的地方。

2.栽培或野生于山野灌丛和疏林中。

资源分布:1.除新疆、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2.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葛粉的一般分析为淀粉76.144%,蛋白质0.082%,纤维素0.36%,灰分0.224%和水分19.546%。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解热除烦;生津止渴。主烦热;口渴;醉酒;喉痹;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开水或蜂蜜、米粥调服,10-30g。外用:适量,撒敷。

复方治胸中烦热或渴,心躁: 葛粉四两,粟米半斤。以水浸粟米经宿,来日漉出,与葛粉同拌令匀,煮粥食之。(《圣惠方》葛根粉粥)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囊小儿热疮。

2.《开宝本草》:去烦热,利大小便,止渴。

3.《医林纂要》:除烦,解热,醒酒,治喉痹,齿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花苜蓿

    药材名称黄花苜蓿拼音Huánɡ Huā Mù Xu别名苜蓿草、野苜蓿、黄苜蓿、花苜蓿来源豆科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化

  • 黑色鳞毛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色鳞毛蕨药材名称黑色鳞毛蕨拼音Hēi Sè Lín Máo Jué别名山鸡尾草来源蕨类鳞毛蕨科黑色鳞毛蕨Dryopteris fuscip

  • 三楞草

    《中药大辞典》:三楞草药材名称三楞草拼音Sān Lénɡ Cǎo别名三轮草,见骨草、四方草(《分类草药性》)。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莎草科植物碎米莎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8~9月抽穗时采收。

  • 东北雷公藤

    药材名称东北雷公藤拼音Dōnɡ Běi Léi Gōnɡ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东北雷公藤的根或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pterygium regelii Spragus et T

  • 黑面防己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面防己药材名称黑面防己拼音Hēi Miàn Fánɡ Jǐ别名耳叶马兜铃、木防己、麻疯龙、暗消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卵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ta

  • 雀梅藤

    《中药大辞典》:雀梅藤药材名称雀梅藤拼音Què Méi Ténɡ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嫩枝叶。原形态雀梅蓐,又名:对节刺、对角刺、碎米子、沙穷勒、米

  • 花叶竹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叶竹芋药材名称花叶竹芋来源竹芋科花叶竹芋Maranta bicolor Ker,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微苦、辛,寒。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消肿。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

  • 奶浆参

    《中药大辞典》:奶浆参药材名称奶浆参拼音Nǎi Jiānɡ Shēn别名万丈深、马尾参(《云南中草药》),还阳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奶浆柴胡的根,秋、冬挖根

  • 星色草

    药材名称星色草拼音Xīnɡ Sè Cǎo别名满天星草、广白头翁[广东]来源石竹科白鼓钉属植物白鼓钉Polycarpaea corymbosa Lam.的全草。春秋采集,洗净晒干。性味淡,凉。

  • 王瓜

    《中药大辞典》:王瓜药材名称王瓜拼音Wánɡ Guā别名钩、藈姑(《尔稚,),土瓜(《本经》),雹瓜(《圣惠方》),老鸦瓜(《本草图经》),野甜瓜、马雹儿(《丹溪纂要》),马剥儿(《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