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蜀葵根

蜀葵根

《中药大辞典》:蜀葵根

药材名称蜀葵根

拼音Shǔ Kuí Gēn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锦葵科植物蜀葵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蜀葵花"条。

化学成分根含大量粘质;一年生根的粘质含戊糖7.78%,戊聚糖6.86%,甲基戊聚糖10.59%,糖醛酸20.04%。

同属植物药蜀葵根含粘液约30%。同科植物黄蜀葵根含粘质约16%,大部分为阿聚糖、半乳聚糖和鼠李聚糖等所组成。

药理作用根可作润滑药,用于粘膜炎症,起保护、缓和刺激的作用。

性味①《本草拾遗》:"甘,寒,无毒。"

②《本草述》:"气味甘,微寒滑,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排脓。治淋病,白带,尿血,吐血,血崩,肠痈,疮肿。

①《本草拾遗》:"根及茎,并主客热,利小便,散脓血恶汁。"

②《本草衍义》:"取红单叶者,治带下,排脓血恶物。"

③《分类草药性》:"治红崩,吐血,白带。"

④《本草推陈》:"治丹毒,火疮,烧伤,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小便淋沥:葵花根一撮。洗净,锉碎,用水煎五、七沸服。(《卫生宝鉴》葵花散)

②治血崩、吐血:棋盘花根二两。煨甜酒吃。

③治白带增多:棋盘花根一两。炖猪肉吃或煨水服。

④治大便不通:棋盘花根、冬苋菜各一两。煨水服。(②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⑤治肠痈:蜀葵根一钱,大黄一钱。水煎服。(《经验良方》蜀葵汤)

⑥治内痈有败血,腥臭殊甚,脐腹冷痛,用此排脓下血:单叶红蜀葵根、白芷各一两,白枯乳白芍药各五钱。为末,黄蜡溶化,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饮下二十丸,待脓血出尽,服十宣散补之。(《坦仙皆效方》怀忠丹)

⑦治诸疮肿痛不可忍者:葵花根,去黑皮捣,若稠,点井花水少许,若不稠,不须用水,以纸花如膏贴之。(《济生拔萃》)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蜀葵根

药材名称蜀葵根

拼音Shǔ Kuí Gēn

英文名Root of Hollyhock

别名葵花根、土黄蓍、棋盘花根。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Althaea rosea (L.) Cav.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thaea rosea (L.)Cav. [Alcea rosea L.;Althaea sinensis Cav.;A.rosea (L.) Cav.var.sinensis (Cav.) S.Y.Hu]

采收和储藏:冬季挖取,刮去栓皮,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蜀葵二年生直立草本,高达2m。茎枝密被刺毛。叶互生;叶柄长5-15cm,被星状长硬毛;托叶卵形,长约8mm,先端具3尖;叶近圆心形,直径6-16cm,掌状5-7浅裂或波状棱角,裂片三角形或圆形,中裂片长约3cm,宽4-6cm,上面疏被星状柔毛,粗糙,下面被星状长硬毛或绒毛。花腋生,单生或近簇生,排列成总状花序式,具叶状苞片。花梗长约5mm,果时延长至1-2.5cm,被星状长硬毛;小苞片杯状,常6-7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长8-10mm,密被星状粗硬毛,基部合生;萼钟状,直径2-3cm,5齿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长1.2-1.5cm,密被星状粗硬毛;花大,直径6-10cm,有红、紫、白、粉红、黄和黑紫等色;单瓣或重瓣,花瓣倒卵状三角形,长约4cm,先端凹缺,基部狭,爪被长髯毛;雄蕊柱无毛,长约2cm,花丝纤细,长约2mm,花柱分枝多数,微被细毛。果盘状,直径约2cm,被短柔毛,分果爿近圆形,多数,背部厚达1mm,具纵槽。花期2-8月。

生境分部本种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殃各地广泛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根圆锥形,略弯曲,长5-20cm,直径0.5-1cm;表面土黄色,栓皮易脱落。质硬,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纤维状,切面淡黄色或黄白色。气谈,味微甘。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皮层为横切面的1/5,纤维束众多,断续排列成4-7层环带。韧皮部较窄,多压缩,常有纵裂隙至皮层。木质部宽,约占根切面的3/5导管单个或数个成群,呈放射状排列,射线1-2列细胞。

化学成分根含粘液质(mucilage),一年生根的粘液质含戊糖(pentose)7.78%,戊聚糖(pentosan)6.87%,甲基戊聚糖(methylpentosan)10.59%及糖醛酸(uronic acid)20.04%。

药理作用根可作润滑药,用于粘膜炎症,起保护、缓和刺激的作用。

鉴别理化鉴别 取租粉1g,加2%盐酸甲醇溶液5ml浸渍20min,滤过,滤液显紫红色;取滤液滴于白瓷板内,滴加硫酸,显橙黄色。

性味甘;咸;性微寒

归经心;肺;大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排脓。主淋证;带下;痢疾;吐血;血崩;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烫伤烧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①治小便淋沥: 葵花根一撮。洗净,锉碎,用水煎五、七沸服。《卫生宝鉴》葵花散)②治血崩、吐血:棋盘花根二两。煨甜酒吃。③治白带增多: 棋盘花根一两。炖猪离吃或爆水服;治大便不通:棋盘花根、冬苋莱各一两。煨水服。(⑧方以下出《贵州草药》)⑤治肠痈: 蜀葵根一钱,大黄一钱。水煎服。(〈经验良方》蜀葵汤) ⑥治内痈有败血,腥臭殊甚,脐腹冷痛,用此排脓下血;单叶红蜀葵根、白芷各一两,白枯矾、白芍药各五钱。为末,黄蜡溶化,和丸梧于大。每空心米饮下二十九,待脓血出尽,服十宣散补之。 〈坦仙皆效方》怀忠丹)⑦治诸疮肿痛不可忍者:葵花根,去黑皮捣,若稠,点井花水少许,若不稠,不须用水,以纸花如膏贴之。《济生拔萃》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根及茎,并主客热,利小便,散脓血恶汁。

2.《本草衍义》:取红单叶者,治带下,排脓血恶物。

3.《分类草药性》:治红崩,吐血,白带。

4.《本草推陈》:治丹毒,火疮,烧伤,水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木通七叶莲

    药材名称木通七叶莲别名假荔枝、鸭脚莲、土牛藤、七叶莲[广东、广西]来源为木通科野木瓜属植物鸭脚莲(尾叶野木瓜)Stauntonia hexaphylla (Thunb.) Decne. var. ur

  • 面根藤

    《中药大辞典》:面根藤药材名称面根藤拼音Miàn Gēn Ténɡ别名蒚子根、兔儿苗、狗儿秧、秧子根(《救荒本草》),奶浆藤(《分类草药性》),面根草、狗儿完(《天宝本草》),小旋

  • 红牛尾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牛尾七药材名称红牛尾七别名小黄来源蓼科红牛尾七Rheum forrestii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止血,清热。主治咽喉痛,腮腺炎,大

  • 粗叶木叶

    药材名称粗叶木叶拼音Cū Yè M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粗叶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灌木,高1-3m。小枝圆柱形,幼嫩部分被短绒毛。叶

  • 栝楼子

    《中药大辞典》:栝楼子药材名称栝楼子拼音Guā Lóu Zǐ别名瓜蒌仁(《丹溪心法》),栝楼仁(《药性类明》)。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大子栝楼等的种子。9~11月

  • 金花草

    药材名称金花草拼音Jīn Huā Cǎo别名乌韭、雉鸡尾、孔雀尾、大叶金花草、小叶野鸡尾、蜢蚱参、石青苇来源陵齿蕨科乌蕨属植物乌蕨Stenoloma chusanum (L.) Ching [Sphe

  • 菩提树花

    《中药大辞典》:菩提树花药材名称菩提树花拼音Pú Tí Shù Huā出处《药用植物学》来源为椴树科植物南京椴的花序。7月采收。原形态南京椴,又名:密克椴树、白椴。落叶乔

  • 岩节连

    《中药大辞典》:岩节连药材名称岩节连拼音Yán Jié Liá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蕨叶人字果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褐色,有多数须根。叶基生,

  • 竹凌霄

    药材名称竹凌霄拼音Zhú Línɡ Xiāo别名宝铎草、石竹根、倒竹散、百尾笋、小伸筋草[陕西]来源为百合科万寿竹属植物长蕊万寿竹Disporum bodinieri (Levl.

  • 假辣蓼

    药材名称假辣蓼拼音Jiǎ Là Liǎo别名白辣蓼(《岭南大学校园植物名录》),大马蓼(《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蓼科植物酸模叶蓼的全草。夏、秋采。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