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西南文殊兰

西南文殊兰

药材名称西南文殊兰

拼音Xī Nán Wén Shū Lán

英文名Broadleaf Crinum, bulb or leaf of Broadleaf Crinum

出处始载于《贵州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蒜科植物西南文殊兰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inum latifoium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碎,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西南文殊兰 多年生粗壮草本。根茎鳞茎状。叶带形,长约70cm或更长,宽3.5-6cm或更宽。伞形花序有花数朵至10余朵;佛焰苞状总苞片2枚,披针形,长约9cm;苞片多数,狭条形;花梗很短;花被近漏斗状的高脚碟状,白色,有红晕;花被筒长约9cm,常稍弯曲;花被裂片6;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约7.5cm,宽约1.5cm,先端短渐尖;雄蕊6,花丝比花被裂片短,花药条形,长1.2-1.8cm。蒴果。花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生长于河床、沙地上、村边沟旁或山中水边,人工栽培亦广。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石蒜碱(lycorine),波叶尼润碱(undulatine),车瑞灵(cherylline)。鳞茎与叶含石蒜碱,小星蒜碱(hippeastrine)。鳞茎含1-O-乙酰基石蒜碱(1-O-acetyllycorine),3-O-乙酰基扁担叶碱(3-O-acetylhamayne),车瑞灵,鲍威文殊兰碱(powelline),扁担叶碱(hamayne)文殊兰碱(crinine),文殊兰胺(crinamine)。开花时的鳞茎含草原文殊兰胺(pratorimine),草原文殊兰宁碱(pratorinine),草原文殊兰星碱(pratosine),石蒜碱,安贝灵(ambelline),朱顶红定碱(hippadine)。未发芽前鳞茎含具有免疫活性的11-O-乙酰基安贝灵(11-O-acetylambelline),11-O-乙酰基-1β,2β-环氧安贝灵(11-O-acetyl-1β,2β-epoxyambelline),1β,2β-环氧安贝灵(1β,2β-epoxyambelline)。花梗流液中含2-表石蒜碱(2-epilycorine),2-表两花全能花西定(2-epipancrassidine),西南文殊兰索灵碱(latisoline)。又含具抗癌作用的生物碱:西南文殊兰碱(crinafoline),西南文殊兰醛碱(crinafolidine)。另含西南文殊兰芬碱(latifine)。根茎含具有肥大细胞稳定作用的水溶性葡聚糖A和磷脂酰石蒜碱(phosphatidyllycorine)。

性味辛;苦;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清热解毒。主跌打损伤;骨折;关节痛;牙痛;恶疮肿毒;痔疮;带状疱疹;牛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绞汁涂;或炒热敷。内服:煎汤服,3-9g。

注意内服宜慎。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行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能。全株有毒,以鳞茎最毒,内服宜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臭茉莉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茉莉药材名称臭茉莉拼音Chòu Mò Lì别名臭屎茉莉、山茉莉、大髻婆、过墙风、臭朱桐、臭牡丹[广西]来源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臭茉莉Clerodend

  • 污毛粗叶木

    药材名称污毛粗叶木别名铁骨银参来源茜草科污毛粗叶木Lasianthus hartii Thun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性味辛、微甘,温。功能主治行气活血,祛湿强筋,

  • 苦生叶

    药材名称苦生叶来源玄参科苦生叶Torenia vagans Rox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牙痛,口腔炎,小儿疳积。用量3~5钱。外治外伤感染,毒蛇咬伤

  • 干蕨鸡

    药材名称干蕨鸡拼音Gān Jué Jī别名金鸡尾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旱生卷柏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stauntoniana Spri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

  • 偏翅唐松草根

    药材名称偏翅唐松草根拼音Piān Chì Tánɡ Sōnɡ Cǎo Gēn别名马尾黄连(《药学学报》12(11):745~746,1965)。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偏

  • 菱叶

    《中药大辞典》:菱叶药材名称菱叶拼音Línɡ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叶。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晒干为末,搽小儿走马疳。"②《中国

  • 蓝花扁竹

    《中药大辞典》:蓝花扁竹药材名称蓝花扁竹拼音Lán Huā Biǎn Zhú别名扁竹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鸢尾科植物扁竹兰的根茎。全年可采。切段,晒干。原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高

  • 松花

    药材名称松花拼音Sōnɡ Huā别名松黄、松粉、松花粉出处松花,始载于《新修本草》,谓:“松花名松黄,拂取似蒲黄正尔。”1.《本草图经》谓:“其花上黄粉名松黄,山人及时拂取,作汤点之甚佳。但不堪停久,

  • 昆布

    《中国药典》:昆布药材名称昆布拼音Kūn Bù英文名THALLUS LAMINARIAE/THALLUS ECKLONIAE来源本品为海带科植物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

  • 鲻鱼

    《中药大辞典》:鲻鱼药材名称鲻鱼拼音Zī Yú别名子鱼(《纲目》),白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梭鱼(《脊椎动物分类学》)。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鲻科动物鲻鱼的肉。原形态体粗壮,呈圆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