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醋柳果

醋柳果

药材名称醋柳果

拼音Cù Liǔ Guǒ

别名沙枣(《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大尔卜兴(藏名)。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胡颓子科植物沙棘果实。10~11月采摘成熟果实,晒干。

原形态沙棘,又名:醋柳、酸刺。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5~10米。具粗壮棘刺;枝幼时密被褐锈色鳞片。叶互生,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6厘米,宽0.4~1.2厘米,两端钝尖,下面密被淡白色鳞片;叶柄极短。花先叶开放,雌雄异株;短总状花序腋生于头年枝上,花小,淡黄色,花被2裂;雄花花序轴常脱落,雄蕊4;雌花比雄花后开放,花被简囊状,顶端2裂。果为肉质花被管包围,近于球形,橙黄色,径0.5~1厘米。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河边、沙土环境。分布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果实含异鼠李素、异鼠李素-3-β-D-葡萄糖甙、异鼠李素-3-β-芸香糖甙及槲皮素、山奈酚的低糖甙。含维生素C达300毫克%以上,胡萝卜素3~4毫克%,维生素E10~15毫克%,维生素B1_0.2~0.4毫克%,维生素B2_0.4~0.5毫克%,叶酸0.5~0.8毫克%。又含苹果酸等。

干种子含油8%,油内脂肪酸成分为:饱和脂肪酸11.6%(棕榈酸、硬脂酸),油酸26.6%,亚油酸34.7%,亚麻酸27.0%。种子油含2.l%非皂化物质,内含玉蜀黍黄素、隐黄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西红柿烃,并有0.78谷甾醇,维生素E_212毫克%。

树皮含5-羟色胺等生物碱,又含胡萝卜素等。叶含维生索C_340.8毫克%,胡萝卜素、异鼠李素。鲜根瘤中含氯化血红素0.03毫克/克,约高于根其他部位的5倍。

本植物尚含哈尔醇和哈尔满。

性味《西藏常用中草药》:"性温,味酸涩。"

归经《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入肝、胃、大小肠经。"

功能主治①《西藏常用中草药》:"活血散瘀,化痰宽胸,补脾健胃。治跌打损伤,瘀肿,咳嗽痰多,呼吸困难,消化不良。"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生津止渴,清热制泻。治高热伤阴证,支气管炎,肠炎,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聚头蓟

    药材名称聚头蓟别名葵花大蓟来源菊科聚头蓟Cirsium souliei (Franch.) Mattf.,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青海、四川、西藏。性味甘,苦。功能主治凉血,消炎散肿。主治吐血,鼻出

  • 黄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瓜药材名称黄瓜拼音Huánɡ Guā别名胡瓜、勤瓜、王瓜、刺瓜、[黄瓜藤、黄瓜秧、黄瓜霜]来源葫芦科黄瓜Cucumis sativus L.,以果、藤、叶入药。生境分部

  • 血桐

    药材名称血桐拼音Xuè Tó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莲叶桐科植物莲叶桐的叶或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nandia sonora L.[H.ovigera L.]采收和储藏:叶: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

  • 饭团藤

    药材名称饭团藤拼音Fàn Tuán Ténɡ别名风沙藤、过山风、黑老虎(《岭南采药录》),十八症(《陆川本草》),臭饭团、过山龙藤(《海南植物志》),大饭团藤、血藤、大叶

  • 山矾花

    《中药大辞典》:山矾花药材名称山矾花拼音Shān Fán Huā出处《江西草药》来源山矾科植物山矾的花。性味性平,味苦辛。功能主治理气化痰。复方治咳嗽、胸闷:山矾花三钱,陈皮二钱,菊花一钱。

  • 长节耳草

    药材名称长节耳草别名黑头草、小绣球、一扫光来源茜草科长节耳草Hedyotis uncinella Hook. et Arn.[Oldenlandia uncinella (Hook. et Arn.)

  • 梵天花

    《中药大辞典》:梵天花药材名称梵天花拼音Fàn Tiān Huā别名三角枫、三合枫(《植物名实图考》),藕头婆(《广州植物志》),犬跤迹、犬跤爪,野茄、破布勒、假肉花、虱麻头(《福建民间草药

  • 南烛叶

    《中药大辞典》:南烛叶药材名称南烛叶拼音Nán Zhú Yè别名南烛枝叶(《开宝本草》)。出处《本草新编》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的叶。8~9月采收,拣净小枝及杂质,晒干

  • 饭团根

    药材名称饭团根拼音Fàn Tuán Gēn别名入地麝香、过山香(《广西药植名录》),透地连珠、钻地风、三百两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冷

  • 裂叶双盖蕨

    药材名称裂叶双盖蕨拼音Liè Yè Shuānɡ Gài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锡兰双盖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lazium zeylanicum(Hook.)Moore[As